[实用新型]光源扩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5672.1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8 | 分类号: | F21V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扩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光源扩散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扩散曲面之光源扩散结构。
背景技术:
照明设备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自从灯泡被新型之后,人们越来越依赖各种各种照明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好照度及更省电的照明工具也逐渐应运而生。目前最常使用的照明光源就属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发光二极管具有省电、耐用、低发热量及环保等多项优点,所产生之光源为冷光源,具有使用寿命长、低功率消耗及无产生紫外线辐射的特点,因此广泛被应用于各种范畴,尤其在提倡「节能减碳」的倡导诉求下,发光二极管的省电优越性便开始受到重视。在石化能源日渐短缺与环保意识高涨的今日,善用发光二极管已经是各界关切的焦点,因此坊间各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推陈出新。
然而,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面积小,所发出之光源趋近为一点状光源,故当发光二极管做为一般光源输出时,其光源会有输出不均匀之情况发生,尤其需要在短距离内就达到均匀亮度之光源的应用,将会使发光二极管之使用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已有使用一导光组件以将发光二极管之光线导引并且扩散,使发光二极管的不均匀光输出收敛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使其达到局部区域内较为均匀的光源输出。
请参阅图1A,为习知技术之导光组件之结构示意图。习知的导光组件100包含一导光体110与一透光基板120,透光基板120设于导光体110上方,导光体110为倒立之锥状体,一光源130则于导光体110下方内部。如第1图所示,当光源130发光时,光源130之光线将经由导光体110向上导光至透光基板120,并且藉由导光体110之锥体形状使光线向外发散,如此则让光源130之光线扩散分布。
请一并参阅图1B与图1C,其分别为习知技术之导光组件装设光源后之配光曲线图与导光组件之光形图。如图1B所示,中心光照度约为1047.6流明(lumen),光源130之光线分布于导光体110之中心向外20度之范围内。且由第1B图之曲线可得知,习知导光组件100会让光源130大部分分布于导光组件100之中心位置,故由图1C可看出,光照度由导光组件100之中心向外之亮度衰减得很快,故习知并不能有效的均光。
另外,利用导光组件100使发光源130能较为均匀输出之方式,其光源130与受照射面或物体仍需具有足够的距离,方能达到较佳的光均匀目的。若光源130离与受照射面或物体之距离很短时,仍会有明显的光源130不均匀现象,故利用导光组件100对发光二极管进行光学改善,依旧无法彻底的解决光线分部不均匀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扩散结构,能够均匀的将光源之光线均匀的分布,如此可解决习知技术所衍生之问题。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光源扩散结构,适用于一光源,光源发出有一光线,光源扩散结构包含一导光组件与复数个光扩散体,导光组件具有一出光面,复数个光扩散体设置于出光面上,每一光扩散体具有一扩散曲面,扩散曲面之曲率介于0.4到2.5之间,光源发出之光线穿过导光组件进入光扩散体,光线经由光扩散体之扩散曲面扩散发出。
本实用新型揭露另一种光源扩散结构,适用于一光源,光源发出有一光线,光源扩散结构包含一导光组件与复数个扩散曲面,导光组件具有一出光面,扩散曲面设置于出光面上,且扩散曲面之曲率介于0.4到2.5之间,光源发出之光线穿过导光组件进入扩散曲面扩散发出。
本实用新型之功效在于,由复数个扩散曲面的设计,让光源之光线更为均匀的扩散,以避光源之光线分布不均匀之问题产生。本实用新型让扩散曲面之曲率介于0.4到2.5之间,如此可让光源之光线扩散更为均匀。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习知技术之导光组件之结构示意图。
图1B为习知技术之导光组件装设光源后之配光曲线图。
图1C为习知技术之导光组件装设光源后之光形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光源扩散结构之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之局部剖视图。
图2C为图2A之局部放大图。
图3为光源扩散结构之光的路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导光组件装设光源后之配光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导光组件装设光源后之光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导光结构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5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楼宇能效管理系统
- 下一篇:马达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