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式高功率锂电池电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7317.X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刚;李凯;夏清;季马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功率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式高功率锂电池电芯,属于锂电池电芯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电芯有两种主要结构,一种是卷绕式结构,一种是叠片式结构。
在制作能量型电池方面,普遍采用卷绕式结构,即在长条型的正、负极片上各焊上一个极耳,用隔膜隔开后卷绕成方或圆的电芯。由于电流流经极片到达极耳汇流部位的路径较远,阻力较大,所以电池的过电流能力有限。
在制作高功率电池方面,普遍采用叠片式结构,即将正、负极片冲成与电芯宽度一致的片状,用隔膜隔开后层层堆叠,再将正、负极耳焊在相应的集流体上而制成方的电芯。该结构虽然能提高电池的过电流能力,但制作麻烦,容易出现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不容易出现短路,而且能提高电池过电流能力的卷绕式高功率锂电池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卷绕式高功率锂电池电芯,由分别涂有活性物质的正、负极片用隔膜隔开后卷绕而成,其改进之处是所述正、负极片的一侧分别具有多个正、负极耳,电芯成矩形,正、负极耳位于电芯同一侧的两端,并且所有正极耳相重叠,所有负极耳相重叠。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正、负极片展开状态下,相邻正极耳间的距离和相邻负极耳间的距离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增大;所述正、负极耳的中间部位有缺口,缺口的宽度随着相邻极耳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电芯由正、负极片各一片卷绕成矩形,制作简单,不易出现短路,正、负极片的同一侧各有多个极耳,冲切而成,卷绕后正、负极耳分别重叠,形成汇流部位,使得电流流经极片到达极耳的汇流部位的路径较短,阻力较小,从而提高电池的过电流能力。极片制作时,根据电芯规格设定好正、负极耳的数量和间距及缺口的宽度,保证电芯卷绕后,正、负极耳分别重叠于电芯同一侧的两端,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加大,以避免正、负输出端的干扰,尤其适用于高功率、小尺寸的锂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卷绕式高功率锂电池电芯示意图;
图2为04325型500mAh锂电池电芯中正极片展开图;
图3为04325型500mAh锂电池电芯中负极片展开图;
图4为0558100型2000mAh锂电池电芯中正极片展开图;
图5为0558100型2000mAh锂电池电芯中负极片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作043250型500mAh锂电池电芯。
参阅图1、图2、图3,分别取铝箔和铜箔裁切出长条状正、负极片,两面涂覆活性材料后,利用模具在极片非涂布区冲切出六个正极耳、六个负极耳及缺口,形成正极片1、负极片2;用隔膜3包好负极片两面涂布区,将图3所示负极片左端长出正极片的部分翻折1800,将图2所示正极片左端插入负极片翻折后的缝隙,两者涂布区重合,极耳伸向同一侧,以翻折部分为内层,紧密卷绕成矩形电芯;卷绕后,正、负极耳分别重合于电芯同一侧的两端,再在正、负极耳重叠区分别焊上带热熔胶块的整体极耳。
实施例2:制作0558100型2000mAh锂电池电芯。
参阅图1、图4、图5,操作同例1,不同之处仅为正、负极片、隔膜尺寸不同。
实施例中未涉及的技术措施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7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闪光灯安全雨披
- 下一篇:飞碟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