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1903.5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祝颖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70/28 | 分类号: | B29C7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复合材料 制件 局部 可变 厚度 加固 方法 | ||
1.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该纤维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树脂材料与纤维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特征是:
首先,对待加固补强部位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待加固补强部位主要承受载荷的方向,并结合待加固补强部位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以及各位置厚度设计补强片,使补强片的纤维丝束轨迹与待加固补强部位的受力承载方向一致,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以及各位置厚度与待加固补强部位相匹配;
然后,采用预浸或未浸基体树脂的纤维丝束按照所设计的纤维丝束轨迹、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以及各位置厚度制备所需的补强片;
最后,将补强片铺放在待加固补强部位,采用如下步骤(1)或步骤(2)得到加固补强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
步骤(1):在制备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过程中,当制得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纤维预成型体后,将补强片铺放在纤维预成型体的待加固补强部位,然后通过成型工艺将补强片与纤维预成型体一体化固化成型,得到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
步骤(2):将补强片直接铺放在已固化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待加固补强部位的表面,然后采用成型工艺进行二次固化成型,得到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的成型工艺包括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和热压罐成型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包括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真空辅助树脂注射成型工艺和树脂膜渗透成型工艺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的成型工艺包括真空辅助树脂注射成型工艺、树脂膜渗透成型工艺和热压罐成型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补强片铺放在纤维预成型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者铺放在纤维预成型体层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补强片的单层不同位置处的厚度变化范围为0.1~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厚度加固补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纤维丝束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局部可变 厚度加固补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树脂选自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类树脂、阴离子开环聚合聚酰胺类树脂和聚对苯二甲酸环丁二醇酯树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9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
- 下一篇:排水板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