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立体神经微电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9793.9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裴为华;赵辉;王宇;陈三元;汤戎昱;陈远方;陈弘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B81C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立体 神经 微电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生理信号检测的电极传感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半导体、金属或陶瓷材料制作神经微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微电极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神经科学研究和一些神经病治疗中用到的重要工具。它在神经网络、记忆和感知等研究以及帕金森症和癫痫等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神经微电极分为金属丝微电极、硅基微电极和聚合物微电极等多种。金属丝微电极记录特性好,但由于纯手工制作,一致性较差,而且金属丝易弯曲导致其组装比较麻烦。硅基神经微电极由于一致性好、产量大、易集成等特点,近年来迅速发展。该类微电极分两类:以Michigan电极为代表的平面电极和以Utah电极为代表的立体微电极。但平面电极由于工艺特点在神经元信号记录和刺激上有局限性,而Utah电极长度调节范围小。并且受国外限制,硅基微电极价格很高。聚合物电极生物柔韧性好,相容性好,但由于强度低而不易用于植入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立体神经微电极的方法,以解决微电极制作方法复杂、重复性差和成本高的问题,便于做植入式实验,进行神经元信号记录或刺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立体神经微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衬底;
步骤2:在衬底正反面生长掩膜,并做对称图案化处理,得到微电极阵列的原始形状;
步骤3:从衬底正反面同时刻蚀,将多余部分去除;
步骤4:去除剩余的掩膜;
步骤5:对上述步骤得到的结构,采用腐蚀的方法进行光滑和变尖处理,得到微电极阵列,该微电极阵列包括多个电极,该电极的尾端相连接;
步骤6:在微电极阵列的表面生长金属层;
步骤7:在微电极阵列表面的金属层上再生长绝缘层,并将连接点和记录点的绝缘层刻蚀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是采用一种新作方法实现了立体神经微电极的制作,它具有金属丝电极的立体特性,也具有硅基电极的高精度和易集成特性,电极长度也灵活可调。该电极在制作方法上区别于以往电极,它为神经科学和疾病研究提供了一种制作简单、尺寸可控、性能良好的工具。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电极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神经微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立体神经微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衬底,该衬底的厚度为50至500微米,该衬底的材料为硅、金属、碳化硅、氧化硅或陶瓷。本实施例中采用4寸<100>N型硅片做衬底,电阻率0.001欧姆厘米,衬底厚度200微米。
步骤2:在衬底正反面生长掩膜,并做对称图案化处理,得到微电极阵列的原始形状,所述掩膜的材料为氧化硅、氮化硅或金属。本实施例中采用干法热氧技术在硅衬底上双面生长300纳米氧化硅做掩膜,生长温度为1050℃。用微电子工艺中的光刻法对掩膜进行图案化处理。首先在正面旋涂1微米厚光刻胶,90℃前烘处理后进行光刻显影,去除不需要的光刻胶。背面用光刻胶保护,用氢氟酸把正面不需要的氧化硅去除;然后用双面对准光刻技术对背面做图案化,正面用光刻胶保护,用氢氟酸把背面不需要的氧化硅去除,从而得到正反面对称的微电极阵列原始形状。
步骤3:从衬底正反面同时刻蚀,将多余部分去除,该刻蚀是采用湿法刻蚀、干法刻蚀、机械切割或电火花放电的方法。本实施例中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所用腐蚀液为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水浴加热80℃。腐蚀过程中加入添加剂过硫酸铵(与溶液质量比为1∶200),可降低腐蚀面的粗糙性。经过5小时左右,衬底上下面被腐蚀透,多余部分被全部去除。
步骤4:去除剩余的掩膜。本实施例中去除掩膜氧化硅采用稀释的氢氟酸溶液。当硅片由亲水变为不亲水时,掩膜腐蚀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道治疗器
- 下一篇:一种高磷硫菱铁矿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