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压集成技术的小型调速器综合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6329.2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波;许栋;蔡晓峰;蔡卫江;荣红;朱祥;陈登山;陈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5/00 | 分类号: | F03B15/00;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压 集成 技术 小型 调速器 综合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压集成技术的小型调速器综合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调速系统作为水电站主要的控制设备之一,对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型水电站调速系统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安全性,均设计了事故配压,分段关闭等装置,但中小型水电站受到厂房的限制,调速系统不能占据过大空间,同时小型水电站的综合技术实力有限,对维护复杂结构的调速系统比较困难。
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高度集成且功能齐全的调速系统综合液压装置来满足小型水电站的要求。该装置充分利用液压集成技术,将调速器主配基本调节功能,事故配压阀、分段关闭装置集成在一个液压集成块上,使用简单方便。
现有技术的调速器综合调节装置,如图1所示,由主配调节装置、事故配压阀、分段关闭装置为三个独立的装置组成。
主配调节装置对外主操作油管有4根,事故配压阀对外接主操作油管有6根,分段关闭装置外接主操作油管有2根。三套装置连接起来配管错综复杂,导致系统的漏点增多、安装空间增大、成本增加。
目前,国内小型调速器的液压调节装置不足有:
(1)调速器主配压阀、事故配压阀、分段关闭装置相对独立,配管十分复杂,容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对于电站达标投产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2)部分中小型电站缺失事故保护与分段关闭的功能,当出现事故时,不能保证机组及时停机,容易造成更大的损失。
(3)插装阀型液压调节装置容易出现液压差动问题,造成水轮机接力器失控,严重时会导致压力钢管爆裂,造成水淹厂房。
(4)如电站采用内置式接力器,调速器布置更加复杂、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采用高度集成式综合调节装置后,调速系统的功能健全,且安装方便,对外接口管路少,不管是内置式还是外置式接力器,布置起来都十分方便,同时,杜绝了压力油的跑冒滴漏现象,调速器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杜绝“液压差动”,从而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和达标投产。
解决国内中小型水电站调速系统多种功能难以集成实现,安装复杂,维护困难的问题,进而保障中小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投资。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基于液压集成技术的小型调速器综合调节装置,包括:主进油口P、主回油口T、一个三位四通比例阀、第一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第二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一个双线圈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一个两位四通带机械定位的电磁换向阀、一个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一个可调型节流阀、一个可调型单向节流阀、接力器开腔、接力器关腔;
主进油口P与三位四通比例阀的进油口P1、第一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P2、第二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P3,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的C4口相连;
主回油口T与三位四通比例阀的回油口T1,双线圈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T4、两位四通带机械定位的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T5、可调型节流阀的2口相连;
三位四通比例阀的A1、B1口分别与第一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P2、回油口T2相连;
第一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的A2,B2口分别与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的C1、C2口相连;
双线圈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4,B4口分别与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的C1、C2口相连;
两位四通带机械定位的电磁换向阀的A5、B5口分别与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的Q1、Q2口相连;
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的C6口与接力器关腔相连;
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的C5口与第二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的T3口,可调型单向节流阀的2口相连;
第二单线圈两位四通换向阀的B3口、可调型单向节流阀的1口与接力器开腔相连。
上述的两位六双端液控换向阀为两端液控两位六通板式安装液控换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弹丸激波宽度的报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流体涡轮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