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4727.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V·希尔施;A·西穆提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0 | 分类号: | F16F1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支座,尤其是一种具备新式的、低成本的装配设计方案的液压支座。
背景技术
EP 1 628 040A1公开了一种液压减振支座,其中,包括支承弹簧、脱联分离系统、滚卷膜式囊和盖子的内部支座通过使所述盖子与外圈卡夹扣合而被预先装配。然后从下方将该内部支座推入到一铝压铸凸缘壳体之中。该壳体设计为,使其能够向各个方向传递极大的力。为了在内部支座与壳体之间形成一种稳固的连接,铝压铸壳体的突出边缘被适当成形,即,使其包围内部支座的居于外侧的盖子区域,从而能够传递非常大的力。
按照WO 2008/152284A1,从侧面将内部支座推入一个限位壳体之中,并将其卡扣。在此,所述限位壳体是设计为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支承作用力。
按照EP 1628040A1,对于凸缘壳体,需要用昂贵的特种铝压铸合金。这些合金零件的生产工艺必须在苛严的极限范围内进行,而且工艺过程不太可靠,因此在固定边缘的成形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裂纹,从而产生废品。
从侧面将内部支座推入具有卡扣机构的壳体之中仅允许朝向推入内部支座的方向施加很小的力。因此也存在这样一些部件,依此,壳体用钢零件焊接而成并且在推入之后进行局部成形加工。焊接壳体的较大重量只能通过内部支座中比较小的塑料组件不充分地弥补。由于装配方向不同,因此很难生产此类部件,并且用于生产设备的投资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可靠工艺过程生产的并且重量很低的液压支座,这种液压支座能够向各个方向传递很高的作用力,例如在不同类型碰撞过程中出现的作用力。同时,应能以简单方式并且仅在一个方向以可靠的工艺过程进行装配。支座的最终强度也可在车辆中装配时才达到。
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压支座得以实现。各从属权利要求2至9表明了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支座的一些特殊实施形式。
本发明的液压支座具有由尽可能多的塑料件构成的内部支座,其中,在一支座盖、一滚卷膜式囊(Rollbalg)、一喷嘴体及一支承弹簧作为塑料件与一支承体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支承体与所述支座盖的卡扣而实现。特别是,该液压支座具有一稳定的限位壳体,该限位壳体可以借助于卡扣以不会丢失的方式与内部支座相连接,并且它可以在固定点处例如借助螺钉与一支架相连接。
本发明的液压支座的特征尤其是在于一种成本低廉的装配设计方案。通过轴向夹紧支座盖、滚卷膜式囊、喷嘴体和支承弹簧,而产生了液压支座的密封性。对于发动机支座在未安装状态下的运输、存放或者搬运操作,这是通过卡扣而实现的,此时没有或者带有限位壳体。由于卡夹特别是在高温下无法承受发动机支座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动态作用力,因此,液压支座在车辆中装配时要通过对此所使用的固定件进一步加以预紧。其中,限位壳体被固定夹紧在一支架上,例如前桥支架或者车辆底盘,并随此通过一个支承环将喷嘴体和滚卷膜式囊压向贴靠在该支架上的支座盖。密封所需的预紧力通过在力流(传力路线)中的多个塑料件或者橡胶件得以维持。在执行该装配步骤时,到此时一直用来保证发动机支座密封性的卡夹被卸载。这些卡夹在发动机支座从支架上拆下时重新承担对于密封所需的预紧力。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省去了例如铆接、冲压、螺接、卷边之类的连接工艺,为了能够承载运行力,用于装配液压支座的此类连接必须足够牢固。
优选地,鉴于成本和卡扣之考虑,支座盖是由塑料制成。
通过本发明的液压支座(其包括由低成本塑料件构成的内部支座),正常运行力(例如橡胶弹簧的负荷以及液压减振装置的动态负荷)可经由支座盖或者限位壳体及其连接点直接传入支架之中。
所述稳定的限位壳体优选由金属特别是铝、钢或者镁制成。但也可以按照适当的构造设计,由高级塑料制成所述稳定的限位壳体。
对于发动机支座在未安装状态下的运输、存放或者搬运操作,只是通过卡扣机构施加了很小的密封力。至于承受更高的运行力,则不再通过该卡扣机构、而是通过液压支座在车辆中底盘侧的固定装置或者螺纹连接装置来传导力流,所有用来保证内部支座密封性的卡扣机构以及那些将内部支座固定保持在限位壳体上的卡扣机构通过拉紧作用而卸载。这样就能用成本低廉的标准铝合金(Aluminium-Standardlegierung)来铸造限位壳体,因为省去了需要成形/变形加工的边缘,从而不再要求材料具备很高的延展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未经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