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率资源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8829.1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燕;雷娜;郭彩丽;王圣森;冯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资源共享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率资源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应用被开发出来,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沟通,但维持无线通信的可用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随着无线应用的增多,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缺。因此,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提高网络容量成为目前无线通信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家庭基站、微微小区(Picocell)等覆盖范围远小于宏蜂窝的基站由于可以降低通信距离,提高信号质量,提高系统容量,越来越多地在网络中部署。为了有效利用频谱,家庭基站一般和其所在宏蜂窝使用相同的频率,如何降低家庭基站和宏蜂窝之间的干扰是部署和使用家庭基站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家庭基站和宏蜂窝之间的干扰控制和规避方法主要有:
1、资源正交,如频率正交:将频段划分为不同的子信道,家庭基站和宏蜂窝分别采用不同的不同子信道。或者时间正交:家庭基站和宏蜂窝分时共享同一个频段。
2、功率控制:降低家庭基站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对宏基站的干扰。
3、上述两种方案的合并,如在部分子信道频率正交的方式避免干扰,同时有部分子信道采用功率控制的方式降低干扰,如软频率复用。
在实现上述频率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的资源正交可以有效避免家庭基站与宏蜂窝的干扰,但资源利用率不高。采用功率控制的方法会降低家庭基站的发射功率,系统容量很低。采用合并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资源利用相对单独使用一种方式要高,但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空间上的隔离进行复用。因此,这些现有技术都使得家庭基站与宏蜂窝的频率共享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率资源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提高设备间的频率共享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频率资源共享的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用户发射的第一基站用户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用户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是否存在对所述第一基站用户无干扰的零空间;
若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用户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存在对所述第一基站用户无干扰的零空间,则选择所述零空间作为第二基站的信号发射子空间,并以小于等于第二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的任意发射功率发射第二基站信号;
若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用户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不存在所述零空间,则在对第一基站用户干扰限制的前提下的,选择使得第二基站吞吐量最大的信道子空间和发射功率,并在所选信道子空间,以所选发射功率发射第二基站信号。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第二基站在第一基站的上行时隙接收第一基站用户发射的第一基站用户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用户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是否存在对所述第一基站用户无干扰的零空间;
第一信道选择发送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存在对所述第一基站用户无干扰的零空间,则选择所述零空间作为第二基站的信号发射子空间,并以小于等于第二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的任意发射功率发射第二基站信号;
第二信道选择发送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不存在所述零空间,则在对第一基站用户干扰限制的前提下的,选择使第二基站吞吐量最大的信道子空间和发射功率,并在所选信道子空间,以所选发射功率发射第二基站信号。
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一基站用户,以及第二基站、第二基站用户,
所述第一基站用户,用于发射第一基站用户信号;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上行时隙接收第一基站用户发射的第一基站用户信号;若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用户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存在对所述第一基站用户无干扰的零空间,则选择所述零空间作为信号发射子空间,并以小于等于第二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的任意发射功率发射第二基站信号;若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用户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空域上不存在所述零空间,则在对第一基站用户干扰限制的前提下的,选择使得第二基站吞吐量最大的信道子空间和发射功率,并在所选信道子空间,以所选发射功率发射第二基站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8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