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9833.1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松;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66;C02F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处理 设备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经生物法处理后的蓝炭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水残留多种难生物降解的化合物CODCr,这些化合物性质稳定,生物法难以消除,而目前对这种废水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以提高其可生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及方法,解决目前对生物法处理后的蓝炭废水没有更有效的办法进行处理,去除其内不易生化处理的化合物,通过物理与化学结合方式对蓝炭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去除其内生物法难以去除的化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
反应器本体、填料装置和微孔曝气头;其中,
反应器本体为容器结构,反应器本体内设置填料装置;
所述填料装置上方的反应器本体上分别设有废气出口和出水口,填料装置下方的反应器本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下方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微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与反应器本体上设置的进气口连通。
本发明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上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调节池、中和池和臭氧发生器;其中,
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进水口连通;中和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出水口连通;
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进气口连通。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的处理系统;
采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容液调节所处理蓝炭废水的pH值至11~12;
使调节后的废水进入所述处理系统的处理设备中,在处理设备的反应器本体内进行臭氧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机物与易降解的有机物;
使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中和池,利用盐酸调节废水的pH值为6.5~8.5后,即完成对蓝炭废水的处理。
通过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中各标号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为:1-反应器本体;2-废气出口;3-出水口;4-填料装置;5-取样口;6-进水口;7-进气口;8-排空口;9-调节池;10-水泵;11-中和池12-臭氧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可用于对蓝炭废水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反应器本体、填料装置和微孔曝气头;
其中,反应器本体为容器结构,反应器本体内设置填料装置,在填料装置上方的反应器本体上分别设有废气出口和出水口,填料装置下方的反应器本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下方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微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与反应器本体上设置的进气口连通。
上述处理设备还可以在反应器本体上对应其内设置填料装置的位置设置取样口,通过取样口可以方便取样,检测反应器本体内所处理蓝炭废水的状态。
上述处理设备中的反应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一般其高度不超过2米;填料装置内设有填料,填料的比表面积为400平方米/立方米,填料装填率为反应器本体内容积的50%。
在上述处理设备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系统,可对蓝炭废水进行处理,去除蓝炭废水中的难生化处理的化合物,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上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调节池、中和池和臭氧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喷发动机自适应停缸控制技术
- 下一篇:一种围栏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