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黄鱼电促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7168.2 申请日: 2011-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2405869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1
发明(设计)人: 吴常文;夏灵敏;徐佳晶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学院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6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黄鱼 电促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动物人工催促产方法,尤其涉及大黄鱼电促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诱导水生动物产卵的方法很多,主要是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大都对水生动物自身成活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最常用的化学诱导方法如氨海水浸泡诱导对亲体危害较大,不仅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和孵化,而且氨海水的刺激味道也影响操作者身体健康。有采用维生素及海水浸泡对牡砺卵子的体外促熟作用的报道,如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化学诱导贝类产卵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1331861B,其公开了一种化学诱导贝类产卵的方法,其特征是产卵前根据贝类种贝的数量,把种贝集中在一个容器内,加入海水,再向海水中加入维生素Bl、B12及维生素C,使它们在海水中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19-0.029/L、0.05mg-0.1mg/L和0.019-0.029/L,同时向海水连续充气,浸泡30-60分钟后,再把种贝移入产卵池海水中进行产卵,30-40分钟后种贝就开始产卵。维生素既能给种贝补充营养,又能促进卵子成熟发育,对种贝成活和刺激极少,可大大降低对种贝和卵子产生的危害,也能促进精卵的快速成熟和发育,提高了受精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就提高了育苗的成功率,同时也不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然而,对于大黄鱼适用的催促产方法普遍采用注射激素的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对亲鱼一一进行注射,并通过经验判断产卵时间,需要人员日夜值守,加之亲鱼一般个体较大,不易控制,常常造成鱼体机械损伤,注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故该方法掌握在少数技术人员手中。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对大黄鱼亲鱼影响较小,对操作人员要求较低、更易于推广的催促产方法及成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物理催促产、适于批量促产、对亲鱼无损伤的大黄鱼电促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大黄鱼电促产方法,其选取成熟大黄鱼雌性亲鱼,电促产过程为将亲鱼置于盛有海水的容器中,并对水体通入交流电;交流电的峰值为0.5V/m至20V/m。采用较低电压对亲鱼进行物理刺激,统一产卵,有利于规模化育苗的需要。对亲鱼进行电刺激处理后,可在水槽中看到亲鱼产卵。用网兜搜集卵粒。如遇水体密度较低,可能卵呈沉性,可通过增加盐度使卵粒上浮,也可打开放水阀应急集卵,正常情况下沉卵为死卵。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对水体通入交流电的通电时间为0.02秒至2秒。根据亲鱼大小、成熟度和水温调节适当的通电时间,控制亲鱼肌肉收缩强度。

对水体通入交流电的通电次数为2次至10次,通电间隔时间为5秒至10分钟。反复电刺激,以增加产卵。

电促产过程中对水体充氧,并且充氧的时机为非通电时间。充氧的目的是防止亲鱼及卵粒缺氧,通电时不充氧是防止气泡影响电弧放电轨迹。

由于本发明大黄鱼电促产方法采用了选取成熟大黄鱼雌性亲鱼,电促产过程为将亲鱼置于盛有海水的容器中,并对水体通入交流电;交流电的峰值为0.5V/m至20V/m。采用较低电压对亲鱼进行物理刺激,统一产卵,有利于规模化育苗的需要。对亲鱼进行电刺激处理后,可在水槽中看到亲鱼产卵。用网兜搜集卵粒。如遇水体密度较低,可能卵呈沉性,可通过增加盐度使卵粒上浮,也可打开放水阀应急集卵,正常情况下沉卵为死卵。本发明具有物理催促产、适于批量促产、对亲鱼无损伤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电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前放电极1、支撑框11、网片12、绝缘定子13、放电环14、后放电极2、支撑杆21、放电杆22、水槽3、前水闸31、后水闸32、放水阀33、收放线机34、卷线轮35、夹持凸沿36、前导向柱4、前换向轮41、前定滑轮42、后导向柱5、后换向轮51、后定滑轮52、拉线6、主机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