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伊曲康唑的精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685.2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郝光富;刘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邦胜凯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14 | 分类号: | C07D40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伊曲康唑 精制 方法 | ||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0910076939.5,申请日为2009.1.14,发明名称为“伊曲康唑的合成方法和精制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伊曲康唑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伊曲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其英文名称为Itraconazole。
传统方法合成伊曲康唑是将磺酸酯、哌嗪唑酮和无机碱加入到溶媒中升温缩合。这样反应的转化率较低,杂质较多,导致反应收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在200710056778.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用相转移催化剂在两相溶媒中实现缩合反应,先将磺酸酯溶解在甲苯等溶媒中,再加入无机碱水溶液、抗氧化剂和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然后加入哌嗪唑酮升温回流反应5~20小时,然后降温至40℃,分去水相,继续降温至20~30℃,过滤得伊曲康唑粗品。此方法的缺点是,两相体系的溶媒量大、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长,所需温度高。此外,该方法虽然得到的粗品收率为90%,但颜色较差。为达到药典规定的98%以上的纯度,需要经过多次精制,导致产率较低。
因此,需要改进伊曲康唑粗品的精制方法,以提高终产物的总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一种操作方便、收率高的伊曲康唑精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伊曲康唑的精制方法是,将粗品用两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重结晶,仅需经一次精制即可得到合格成品,操作简便,收率高。
所使用的混合溶剂如下表:
粗品精制用混合溶剂名称及比例
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工艺中副反应多、收率低、成品质量差以及精制困难等问题。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
建立了混合溶剂对成品精制方法,使成品一次精制合格,有效解决了质量和收率两大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样品纯度测试条件
使用THEREMO BDS(4.6×10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27g/L四丁基硫酸钠溶液(2∶8~5∶5,V∶V)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5nm,柱温25℃,进样量10μl。
实施例1
在带有搅拌、进气管、温度计、冷凝管的四口瓶中,在N2的保护下加入10g哌嗪唑酮、1.3g氢氧化钠固体、0.15ml 80%水合肼和80mlDMF。搅拌升温至40℃反应40分钟,然后加入11.6g甲磺酸酯,并加热升温至60℃,反应1.5小时,TLC监控无哌嗪唑酮即为反应终点。
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0℃,将反应液倾入100ml 10%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50ml二氯甲烷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层,有机层用100ml 10%氢氧化钠溶液洗,再用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抽干,滤饼用10ml二氯甲烷淋洗,将滤液浓缩至干,得粗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邦胜凯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邦胜凯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束电缆楔形耐张线夹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电动回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