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7606.9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和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景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齿轮、与太阳齿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支承多个行星齿轮的齿轮架、与多个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圈构成。为了从两侧支承多个行星齿轮,齿轮架必须具有平行的两个面。
专利文献1中,作为齿轮架的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杯状的齿轮架板上利用电子束焊接接合环状的齿轮架板而形成上述平行的两个面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6198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需要对两个齿轮架板分别进行机械加工,然后,通过电子束焊接进行接合。此外,在离合器毂或者离合器鼓与齿轮架被设为一体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电子束焊接将另外形成的离合器毂或者离合器鼓焊接于齿轮架上。因此,在上述方法中,存在部件数量及加工工序数多,且容易导致接合不良造成的强度下降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方法中,由于需要在杯状的齿轮架板的侧面加工用于使行星齿轮露出的开口,因而存在材料成品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技术课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减少与离合器鼓或者离合器毂成为一体的齿轮架的制造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以及加工工序数,且提高材料的成品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齿轮架的制造方法,所述齿轮架支承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并且与离合器鼓或离合器毂成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工序,准备圆盘状的坯料;锻造工序,成形所述坯料,并成形所述齿轮架的凸缘部、从所述凸缘部的表面延伸出的筒状部和从所述凸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环状的轮圈部;弯曲工序,将所述轮圈部在周向交替地分成侧壁预定部位和支座面预定部位分开,且压入所述支座面预定部位的同时使其向径向外侧扩展而形成用于使所述行星齿轮露出的开口;拉伸工序,通过对所述侧壁预定部位进行拉伸而成形为所述齿轮架的侧壁,并且,使所述支座面预定部位向所述凸缘部的下方移动而成形所述行星齿轮的支座面;花键槽成形工序,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或者外周成形花键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齿轮架的制造方法,所述齿轮架支承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并且与离合器鼓或离合器毂成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架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工序,准备圆盘状的坯料;锻造工序,成形所述坯料,并成形所述齿轮架的凸缘部、从所述凸缘部的表面延伸出的筒状部和从所述凸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环状的轮圈部;第一弯曲工序,将所述轮圈部在周向交替地分成侧壁预定部位和支座面预定部位分开,且压入所述支座面预定部位的同时使其向径向外侧扩展而形成用于使所述行星齿轮露出的开口;第二弯曲工序,通过将所述侧壁预定部位的宽度方向中央向径向内侧压入而成形为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筋的所述齿轮架的侧壁,并且,使所述支座面预定部位向所述凸缘部的下方移动而成形所述行星齿轮的支座面;花键槽成形工序,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或者外周成形花键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齿轮架,支承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具备:凸缘部、离合器鼓或离合器毂以及侧壁,其由一个部件一体成形,所述离合器鼓或所述离合器毂从所述凸缘部的表面延伸出,所述侧壁从所述凸缘部向所述离合器鼓或离合器毂的反方向延伸出;所述行星齿轮的支座面,其通过使所述侧壁的一部分沉入所述齿轮架内而形成,并与所述凸缘部平行,在所述沉入的部位的起初位置形成有用于使所述行星齿轮露出的开口。
根据这些实施方式,由于与离合器鼓或者离合器毂成为一体的齿轮架由一个部件一体地成形,因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以及加工工序数。由于不需要将多个部件进行接合,所以不会导致接合不良而造成的强度下降。另外,由于在支座面的起初位置形成的开口成为用于使行星齿轮露出的开口,所以与冲裁加工开口的情况相比,提高了材料的成品率。
另外,在成形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筋的侧壁的方式中,齿轮架的强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齿轮架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齿轮架的成形顺序的前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2B是表示齿轮架的成形顺序的后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3A是用于说明第一锻造工序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第二锻造工序的图;
图3C是用于说明第二穿孔工序的图;
图3D是用于说明弯曲工序的图;
图3E是用于说明第一拉伸工序的图;
图3F是用于说明第二拉伸及减径挤压工序的图;
图4是通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齿轮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