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及生成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7232.0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方群;蔡龙飞;祝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5/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31005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浓度梯度 生成 芯片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是在玻璃、石英或耐有机溶剂材料加工的芯片基材上加工一条样品分散通道,一条以上试剂通道,一条以上不互溶相通道,一条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所述样品分散通道的入口端加工一与芯片一体化的取样探针,所述取样探针呈前端尖形,所述取样探针的尖端处加工有取样通道的入口端,所述取样探针内的取样通道的出口端与样品分散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样品分散通道的末端依次与试样通道的出口端、不互溶相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样品分散通道的出口端再与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的出口端为最终出口;
所述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为亲水性,所述的不互溶相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及取样探针的外壁表面为疏水性;或所述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为疏水性,所述的不互溶相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及取样探针的外壁表面为亲水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不互溶相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的宽度范围是1微米至1毫米,所述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不互溶相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的深度范围是1微米至1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分散通道的长度为 1m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探针的尺寸小于5毫米宽×5毫米高×20毫米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通道的出口端与不互溶相通道的出口端相互靠近。
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实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装置,所述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装置包括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和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芯片是在玻璃、石英或耐有机溶剂材料加工的芯片基材上加工一条样品分散通道,一条以上试剂通道,一条以上不互溶相通道,一条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所述样品分散通道的入口端加工一与芯片一体化的取样探针,所述取样探针呈前端尖形,所述取样探针的尖端处加工有取样通道的入口端,所述取样探针内的取样通道的出口端与样品分散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样品分散通道的末端依次与试样通道的出口端、不互溶相通道的出口端连通,样品分散通道的出口端再与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的出口端为最终出口;
所述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为亲水性,所述的不互溶相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及取样探针的外壁表面为疏水性;或所述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为疏水性,所述的不互溶相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及取样探针的外壁表面为亲水性;
所述取样探针内的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不互溶相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通过驱动系统驱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互溶相通道采用正压驱动系统,所述取样通道、样品分散通道、试剂通道、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采用负压驱动系统;所述正压驱动系统为气压驱动、机械泵驱动或液位差驱动,所述负压驱动系统为真空驱动、机械泵驱动或液位差驱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浓度梯度液滴生成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系统设于液滴反应和检测通道出口端位置或进行离线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2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基片磨抛装置及其磨抛方法
- 下一篇:用于碱液油水分离的油团聚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