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酶片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6479.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申高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48 | 分类号: | A61K38/48;A61K9/32;A61K38/43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张利 |
地址: | 404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酶片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酶片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多酶片是由胰酶和胃蛋白酶两酶共同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胰酶为混合酶,胰酶主要含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及胰脂肪酶,胃蛋白酶为单一酶。多酶片的制作是将胰酶颗粒与蔗糖制成的空白颗粒混合均匀后,用压片机压好基片,将48-55kg基片加入包衣机后,转动包衣机至基片温度达30℃左右时包肠溶衣(聚丙烯酸树脂层),肠溶衣完成并吹干后再包胃蛋白酶层,最后包糖衣即可成药。多酶片服下后,糖衣层在胃液中迅速崩解溶化,胃蛋白酶在胃液中充分发挥作用,而胰酶需在小肠中才能发挥作用,只有肠溶衣层在胃中完好无损才能保护胰酶活性,当药片到达小肠时,肠液的碱性使肠溶衣层溶化;胰酶中的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及胰脂肪酶在肠液中发挥其作用。
由于多酶片的两主药胰酶及胃蛋白酶对pH值有截然不同的要求,从而导致多酶片极为不赖储藏的特性,致使多酶片的有效期12个月都难保证。传统采用单层包衣工艺,单层包衣是将聚丙烯酸酯层隔在胰酶与胃蛋白酶中间,考虑保护胰酶的活性就必然会伤到胃蛋白酶的活性,反之考虑保护胃蛋白酶的活性就必然会伤到胰酶的活性,为了使12个月的有效期得到保证,就只有增加胰酶及胃蛋白酶的投料量,常增加30~50﹪。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足,提供一种解决胰酶与胃蛋白酶各自的保护问题,更解决了多酶片的有效期延长问题,使有效期从12个月延长到了18个月,也大幅减少了增投料量,常增投8~10﹪的一种多酶片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工艺来实现的:
1、一种多酶片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a、原辅料脱外包装;b、缓冲;c、原辅料粉碎、预处理;d、称量、配料、混合;e、制粒、干燥、整粒、总混;f、颗粒中转、压片、在胰酶和空白颗粒混合后压制的基片外包衣、包装;在 f 步骤的基片外包衣环节,即将原基片外包制的单层聚丙烯酸树酯层即按聚丙烯酸树酯重量的8~10倍的量加入酒精溶解后得的溶液,改变为三层pH值不同的聚丙烯酸树酯层包衣,干燥后再包制胃蛋白酶层,从而将三层不同pH值的聚丙烯酸酯层隔在了胰酶与胃蛋白酶中间。
将原用量聚丙烯酸树酯按重量平均分成3份,分别用聚丙烯酸树酯重量的 8~10倍酒精溶解后,靠近胰酶层即第一层的聚丙烯酸树酯用药用碳酸氢钠调pH值为7.5~8.3,使呈弱碱性;中间层即第二层的聚丙烯酸树酯用药用盐酸稀释后的稀盐酸或药用碳酸氢钠调pH值为6.8~7.2,使呈中性;靠近胃蛋白酶层即第三层的聚丙烯酸树酯用药用盐酸稀释后的稀盐酸调pH值为5.2~6.5,使呈弱酸性进行三层包衣。
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层包完,要吹干至水分为3.8-4.5﹪,进行第二层包衣;第二层包完,要吹干水分含量为3.5﹪-4.2﹪,进行第三层包衣,待彻底干燥即水分含量控制在2.5﹪-3.2﹪后再加胃蛋白酶层。
稀盐酸浓度为2mol/L。
三层包衣的温度控制在28℃~45℃之间。
通过对聚丙烯酸树酯层由一层变为三层的有效调整,满足了传统的单层聚丙烯酸树酯层包衣不能兼顾胰酶与胃蛋白酶对酸碱迥然不同的要求,从而使胰酶与胃蛋白酶真正得到了各自所要求的环境,致使活力得到保护。规范了操作温度,三层包衣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8℃~45℃之间,否则效果不佳。
本发明针对多酶片的两主药胰酶及胃蛋白酶对pH值有截然不同的要求,从而导致多酶片极为不赖储藏的内因,采用三层包衣,解决了胰酶与胃蛋白酶对pH值有截然不同的要求,使其各自得到保护,又解决了三层聚丙烯酸树酯层的过度问题,从结果看效果十分理想。更解决了多酶片的效期延长问题,使有效期从12个月延长到了18个月,也大幅减少了增投料量(常增投8~10﹪)。
通过下列实验数据作进一步地对比
2008年3月对三批多酶片进行两种方法包衣留样监测结果表
从上述留样考察数据可以看出:在同等条件下,三层包衣技术的产品明显酶失活的速度远低于单层包衣。从而增长了有效期限。如果同一有效期内可少投料近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申高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申高生化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