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6220.6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孟国文;黄青;钱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10 | 分类号: | B01D71/10;B01D71/16;B01D67/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王挺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二价 离子 掺杂 纤维素 组成 多孔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膜为纳米纤维组成的多孔网状结构;
所述纳米纤维的直径为300~500nm,其表面布满微孔;
所述表面布满微孔的纳米纤维由纤维素、1,4-二羟基蒽醌和二价铜离子构成,所述纤维素、1,4-二羟基蒽醌和二价铜离子之间的质量比为75~85∶1∶1.8~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其特征是微孔的孔直径为分子级。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静电纺丝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
步骤1,先将醋酸纤维素、1,4-二羟基蒽醌、三水硝酸铜和溶剂按照重量百分比为7.5~8.5wt%∶0.1wt%∶0.18~0.22wt%∶91.22~92.18wt%的比例相混合,其中,溶剂为丙酮去离子水混合溶液,得到纺丝溶液,再将纺丝溶液置于静电纺丝机上进行至少3min的静电纺丝,得到掺杂有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的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组成的多孔膜;
步骤2,将掺杂有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的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组成的多孔膜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至少24h,制得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丙酮去离子水混合溶液由体积比为5∶1的丙酮与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静电纺丝时的正负极之间的距离为10cm,静电电压为26kV,纺丝溶液的流速为0.001mL/s,纳米纤维由接地的铝板收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0mmol/L。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将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置于受三价铬离子污染的水中,先使用紫外光对其进行照射,再使用荧光光谱仪测量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中的1,4-二羟基蒽醌的荧光发射光谱强度,得到三价铬离子的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1,4-二羟基蒽醌与二价铜离子掺杂纤维素组成的多孔膜的用途,其特征是紫外光的波长为450~49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2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启动汽轮机组
- 下一篇:隧道用可维护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