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技术的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0643.0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冯明生;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诺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0 | 分类号: | G06Q50/00;G06K7/00;G01R2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技术 非金属 离子 接地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基于RFID技术的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的拓扑网络,在每个非金属离子接地体埋设点的每个非金属离子接地体内安装RFID电子芯片,在RFID探测器上连接温湿度传感器,每个非金属离子接地体埋设点对应一个RFID探测器,每个RFID探测器通过USB数据线与管理工作站通信,管理工作站通过网络与数据中心通信;
(B)管理工作站通过USB数据线接收RFID探测器读取到的RFID电子芯片发出的数据信息,并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管理工作站通过网络调取数据中心的数据,并将计算的结果与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是非正常,发出操作指令,由维护人员进行维护操作,如果比较结果是正常,则将数据存储至数据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在非金属离子接地体内安装RFID电子芯片时,通过RFID探测器对RFID电子芯片进行写操作,在RFID电子芯片内写入非金属离子接地体ID、出厂日期、产品型号、设备编码、投运日期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RFID探测器向RFID电子芯片发出射频信号,RFID电子芯片接收射频信号后,RFID探测器转换为接收状态,RFID电子芯片获得射频信号的能量并向外发出射频信号,射频信号负载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的运行数据,由RFID探测器接收负载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的运行数据的射频信号并进行存储;
(B2)RFID探测器通过USB数据线将接收到的非金属离子接地体运行数据传输至管理工作站;
(B3)管理工作站将接收到得数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埋设点的土壤电阻率:
式中,Ra为任意形状接地网的接地电阻,Rε为等值方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S为接地网的总面积,d为水平接地极的直径或等效直径,h为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L0为接地网的外缘边线总长度,L为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R为接地电阻值,ρ为土壤电阻率;
(B4)通过标准四极法进行实际测试并计算出该埋设点土壤电阻率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ρ0为所测土壤电阻率,R为所测试电阻,a测试电极间距,b为测试电极入地深度,ψ为季节修正系数;
(B5)管理工作站将步骤(B3)得到的结果与步骤(B4)实测计算出的结果相比较,若步骤(B3)计算结果与步骤(B4)计算差值小于或等于2Ω,则将两结果平均值存储,作为管理维护的参考数据;若步骤(B3)与步骤(B4)计算结果差值大于2Ω,则发出操作指令,由操作人员进行查找原因并校正,并将校正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存储作为管理维护的参考数据;
(B6)管理工作站根据接收到的RFID电子芯片数据信息和步骤(B5)的结果计算出埋设点的接地电阻值,并将计算结果与数据中心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若管理工作站的计算结果不高于数据中心中的值,则存储数据,若管理工作站的计算结果高于数据中心的值,则发出操作指令,由操作人员对该非金属离子接地体进行维护,直至正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非金属离子接地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工作站将所述步骤(B5)存储的非金属离子接地体埋入点土壤电阻率绘成历史曲线图,分析土壤电阻率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诺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诺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流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自学习的评标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