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循环脱气插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7538.3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陈炼;戈文荪;曾建华;陈永;杨森祥;杜利华;王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循环 脱气 插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循环脱气插入管,尤其地涉及一种用于炉外精炼RH装置的真空循环脱气插入管。
背景技术
钢中氮、氢元素对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氮使钢发生蓝脆及时效脆化,氢使钢发生氢脆和腐蚀。因此,在冶炼过程中必须对钢液进行脱气处理。现有的真空处理方法有:RH法,即1957年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发明真空循环脱气法;RH-OB法,是日本新日铁1978年在RH法基础上增加加热功能得到的新技术;RH-KTB法,也叫川崎顶吹氧真空脱气法,由日本川崎公司于1988年发明;RH-PB法,循环脱气喷粉法。随着RH装置功能的提高和精炼钢种范围的不断扩大,RH装置已在炉外精炼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实践证明,RH真空精炼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品种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多数钢厂均配置了RH精炼装置,但是,RH精炼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RH插入管的使用条件极为苛刻。在RH处理过程中,由于插入管的构造原因,使插入管容易黏渣,尤其是生产IF等超低碳钢时,粘渣更严重,熔渣的侵蚀使得RH插入管的耐火材料容易损毁,RH插入管的使用寿命短造成真空室提前下线维修,因此使得RH插入管成为RH精炼设备的薄弱环节并且RH插入管的使用寿命直接决定了RH精炼设备的生产效率。
目前,减少粘渣的方法主要有:涂层处理,具体是采用涂层使熔渣不与浇注料直接接触,以达到减少粘渣的目的,但是在处理过程中,由于熔渣对涂层的侵蚀限制了涂层抑制粘渣的能力;调渣处理,是在RH处理后期进行熔渣改性,降低熔渣的粘度,从而使熔渣不易粘附在插入管上,但会使浇注料和钢包内衬的侵蚀加剧;吹气处理,是通过装在浇注料中的多孔耐火材料吹入氩气,在渣线部位形成气幕,使熔渣不与耐火材料接触,从而实现少粘渣,但存在透气元件易堵塞及损坏的不足。对插入管上粘渣的清渣方法主要是采用机械刮刀,但是由于粘渣中存在冷钢,机械清除很容易使浇注料损坏,大大缩短了插入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有效地减少插入管粘渣,有助于延长插入管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RH装置的生产效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真空循环脱气插入管容易粘渣、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提供一种不易粘渣的并且具有长寿命的真空循环脱气插入管。
根据本发明的真空循环脱气插入管的外壁上具有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设置有Al2O3-C砖。
优选地,所述Al2O3-C砖的成分包括Al2O3和C,且Al2O3和C的重量百分比为:3.7-5∶1。
优选地,所述插入管包括管型的钢结构结构,该钢结构的外表面上具有Al2O3浇注层,所述环形凹槽形成于所述Al2O3浇注层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钢结构的外表面上具有铆件,所述Al2O3-C砖上具有与所述铆件对应的通孔,所述铆件插入到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嵌入到所述环形凹槽中的所述Al2O3-C砖的通孔的外端采用Al2O3-C和沥青的混合物封堵。
优选地,嵌入到所述环形凹槽中的所述Al2O3-C砖之间的缝隙采用所述Al2O3-C和沥青的混合物填充。
优选地,所述铆件的材质采用20G,多个所述铆件分布于所述钢结构的外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深100~120毫米,并且所述环形凹槽沿该真空循环脱气插入管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300~400毫米。
优选地,所述钢结构的内表面覆盖有Mg-Cr砖层,并且该Mg-Cr砖层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插入管的下端管口,该Mg-Cr砖层中Mg-Cr砖的Cr2O3的含量为24~28%(重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