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测距、测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451.7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生;周涛;李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3/24 | 分类号: | G01C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测距 测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测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测距、测高装置。
背景技术
测距、测高装置是工程上常用的测绘仪器,现有测量技术一般为直接测量法,测量环境局限性较大,难以实现对无法直接接触的两个目标之间距离测量。传统的测距、测高装置需固定一个测量参考点才能完成测量,如超声波测距,传统的激光测距等,还会受到测量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测距、测高装置,用于工程上复杂环境下的间接的测量测绘,以解决远距离目标的非接触测量问题,具有携带方便,测量精确,操作便捷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测距、测高装置,包括有单片机控制电路、液晶显示、三角支架、角度传感器、滑动轨道和编码器;角度传感器由步进电机、激光灯A和固定在支架上的激光灯B组成,激光灯A固定在步进电机上,所述三角支架上固定有单片机控制电路、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上设有编码器及角度传感器;所述的单片机控制电路内设有CPU,CPU与角度传感器、编码器、按键、蜂鸣器及液晶显示相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语音提示端设有蜂鸣器。
所述激光灯A固定在步进电机上组成角度传感器,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脉冲数得到精确的角度。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所述三角支架带有水平装置及地面固定装置,提高了测量可靠性。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所述电路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对角度传感器的无线控制。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所述步进电机在滑动轨道上移动,经皮带传动编码器,得到传感器的移动方向及位移。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提高所述激光束的发光功率,以适应户外强光环境下的测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可任意选取测量参考点,可以实现复杂测量环境下的非接触、远距离测量。本发明有测距和测高两种模式,各种模式下均为自动数据采集。而且具有携带方便,测量精确,操作便捷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距、测高装置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量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测距、测高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激光测距、测高装置,包括有单片机控制电路1,液晶显示2和三角支架3,角度传感器4,滑动轨道8和编码器9;所述角度传感器由步进电机5及固定在其上的激光灯A6和固定在支架上的激光灯B7组成,所述三角支架3上固定有单片机控制电路1 、滑动轨道8,滑动轨道上设有编码器9、角度传感器4;单片机控制电路1与角度传感器4、液晶显示2相连接。所述的激光灯A6固定在步进电机5上组成角度传感器4,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脉冲数得到精确的角度;角度传感器4在滑动轨道8上移动驱动编码器9,得到其位移参数。
所述的激光灯A6与激光灯B7发出激光束来模拟特定夹角的两条射线。
参见图2,
本发明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根据由余弦公式得:
求得待测目标距离为:
参见图1、3,角度传感器4采集4个角度值,编码器9采集角度传感器在滑动轨道8上的位移,单片机控制电路1的语音提示端设有蜂鸣器10,蜂鸣器10发出操作提示音。单片机控制电路1内设有CPU11,CPU11对采集的数据运算处理,并由液晶显示2显示计算结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1) 如图2所示,先确定待测目标1和待测目标2。
2) 在适当的测量点固定本装置,调整合适的三脚架高度。
3) 启动装置后,固定激光束的方向(即滑动轨道的方向)作为测量角度的基准线(如图2中AB线段)。
4) 如图1所示,将步进电机移至轨道的最左端,按下转动键直至步进电机控制的激光束射在待测目标1上(如图2中a线段),按下确认键,该角度记为参考角θr。
5) 保持步进电机的位置不变,再按下转动键,使激光束射在待测目标2上(如图2中b线段),按下确认键,该角度即为θ1,同时得θ2=180-θr-θ1。
6) 移动步进电机至滑动轨道的另一端,按下转动键,使激光束先后对准待测目标1、待测目标2,分别测得角度θ3、θ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