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2092.5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新村尚子;木野内聪;藤原茂;佐伯谅太;高桥一寿;曾根寿浩;天野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G03G9/093;G03G9/08;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0年10月5日提交的美国暂时专利申请第61/389,935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子照相法,静电印刷法及磁记录法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办公信息环境方面,实际情况是,处理的信息量增大,纸张使用量在增加。而另一方面,各领域都在研究减少代表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能将用于暂时显示、传达信息的纸张等记录介质再利用,可对减少能源消耗做出大的贡献。
因为包括内含隐色染料等呈色剂、显色剂和消色剂的微型胶囊颜料以及粘结剂树脂的色调剂具有在常温下有色、一定温度以上就消色这种特点,所以,可将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消色并对记录介质再利用,能减少纸介质带来的能源消耗。
然而,这里所用的微胶囊颜料大小为0.5μm~10μm,与正常色调剂所用的颜料的一次粒径例如数nm相比,要大得多。微胶囊颜料若更小,则难以体现高浓度的发色性,且强度不足。然而,为了形成高清晰度的办公文档及照片图像,用于电子照相工艺的色调剂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2μm~10μm,更优选3μm~7μm,因此,要使粒径大的微胶囊颜料均匀地含在色调剂粒子中很困难。并且,当这样使用色调剂粒子本身与着色材料粒子的大小相差不那么大的色调剂形成图像时,着色材料粒子容易以不均匀的状态含在图像中,作为色调剂非常难以控制带电特性、流动性、显影特性以及定影特性。而且,即使是能在色调剂粒子中将着色材料粒子均匀地分散的情况,为了在电子照相工艺过程中着色材料粒子不与粘结剂树脂分离,需要用足够量的粘结剂树脂来覆盖,色调剂粒径容易巨大化,形成高清晰度图像变得困难。而且,存在着图像中的着色材料粒子容易以松散状态存在,难以获得足够的图像浓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第一显影器,该第一显影器容纳了包括胶囊型着色材料微粒子的可消色显影剂,并用于形成可消色的第一显影剂图像,其中,胶囊型着色材料微粒子包括含有呈色性化合物、显色剂及消色剂的囊芯;第二显影器,该第二显影器容纳了含有粘结剂树脂的透明显影剂,并用于在可覆盖第一显影剂图像的区域形成透明的第二显影剂图像;转印器,该转印器用于将第一显影剂图像及第二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被转印材上;以及定影器,用于将转印到被转印材上的第一显影剂图像及第二显影剂图像定影。
利用第一显影器,将对应于第一图像信息形成在第一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可消色的第一显影剂图像。利用第二显影器,将对应于用于形成可覆盖第一显影剂图像的图像的第二图像信息形成在第二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透明的第二显影剂图像。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一显影剂图像上形成第二显影剂图像,或在第二显影剂图像上形成第一显影剂图像。
与此相应,可在第一显影器的后段配置第二显影器,或在第二显影器的后段配置第一显影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显影器和第二显影器各自相对地配置在二个不同的图像载体即第一图像载体及第二图像载体上,或者第一显影器和第二显影器可在同一个图像载体即第一图像载体兼第二图像载体上相对地配置。
胶囊型着色材料微粒子具有1μm~10μm的体积平均粒径。
如果胶囊型着色材料微粒子不足1μm,则在显影、转印工序中具有难以控制静电地附着的状态的趋势,若超过10μm,则具有难以记录高清晰度的图像信息的趋势。
而且,根据其它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具有:使用包括胶囊型着色材料微粒子的可消色显影剂来形成可消色的第一显影剂图像的工序,其中,胶囊型着色材料微粒子包括含有呈色性化合物、显色剂及消色剂的囊芯;使用含有粘结剂树脂的透明显影剂在可覆盖第一显影剂图像的区域形成透明的第二显影剂图像的工序;将该第一显影剂图像及第二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被转印材上的工序;以及将转印到被转印材上的第一显影剂图像及第二显影剂图像定影的工序。
在形成第一显影剂图像的工序中,将对应于第一图像信息形成在第一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可消色的第一显影剂图像。在形成第二显影剂图像的工序中,将对应于用于形成可覆盖第一显影剂图像的图像的第二图像信息形成在第二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透明的第二显影剂图像。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一显影剂图像上形成第二显影剂图像,或在第二显影剂图像上形成第一显影剂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