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变色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7943.7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变色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防眩目内后视镜、汽车用防眩目外后视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防眩目后视镜,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当后方车辆的前大灯灯光照射于本车后视镜时,由于夜间车体外界的环境光线较弱,此时驾驶员的眼睛对亮光特别敏感,照射到后视镜的光线会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内产生眩光,使驾驶员产生一种眩晕,无法看清楚前方事物,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在后方车辆的前大灯灯光照射与本车防眩目后视镜时,有光敏传感单元接受到外界的光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出至电致变色玻璃电信号感应单元,后视镜观视部位瞬间变色,从而消除防光,提高夜间行车安全,给驾驶员以舒适的驾驶环境。
目前防眩目后视镜组件价位较高,中高档车型装配有防眩目后视镜组件,但中低档车型较少装配有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并且目前防眩目后视镜仍存在电厂响应慢,如在时速100公里时夜间行车,如果电场响应慢1秒钟,汽车也就向前行驶越2.7米,如前方有其他车辆或物体时,而刹车又慢一秒钟,行车是很不安全的,而且眩目时间越长,对驾驶员眼睛的伤害也有越大,使驾驶员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视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电场响应速度。
一种电致变色(Electro Chromic,简称EC)玻璃,主要由透明电极层玻璃、反射电极层玻璃、密封框胶、电致可变色玻璃施加电压时,电致变色玻璃瞬间由透明色变为深色防眩目颜色,上述电压是由防眩目后视镜组件的光电控制系统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输出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
另外目前的防眩目后视镜还存在变色不均匀、反射率低、成品率低,相对生产成本提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光电变色器件是电致变色器件的关键组成部件之一,电致变色玻璃的功能影响到整个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及司机员的驾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光电变色器件。
本发明光电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底衬板;第二基底衬板,所述第二基底衬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衬板一侧;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衬板内部一侧;反射电极层,所述反射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衬板内部一侧;电致变色材料层,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衬板与所述第二基底衬板之间。
在所述第一基底衬板与所述第二基底衬板之间还设有一胶联层。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内设有第二支撑。在所述胶联层内设有第一支撑。所述第一基底衬板与所述第二基底衬板为平行错位设置。所述透明电极层及所述反射电极层分别靠近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设置。所述第一基底衬板及所述第二基底衬板为为浮法玻璃或格法玻璃或有机玻璃或钢化玻璃。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为电致可变色的液体层或凝胶层。所述第一支撑横截面的直径小于第二支撑横截面的直径。
本发明光电变色器件对电极层的电阻率、控制盒厚及盒厚均匀、反射率的改善、提高框胶的粘合力的改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透明电极层和反射电极层的方块电阻控制在20欧一下,可以提高电场响应速度。二是:采用不同直径放置于不同位置的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相结合,提高盒厚均匀度。三是:提高框胶的粘合力可以减少电致变色材料漏出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电变色器件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光电变色器件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基底衬板 2-第二基底衬板 3-透明电极层
4-反射电极层 5-电致变色材料层 6-第一支撑
7-第二支撑 8-胶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光电变色器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光电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底衬板1;第二基底衬板2,第二基底衬板设置在第一基底衬板1一侧;透明电极层3,透明电极层3设置在第一基底衬板1内部一侧;反射电极层4,反射电极层4设置在第二基底衬板2内部一侧;电致变色材料层5,电致变色材料层5设置在第一基底衬板1与第二基底衬板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华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7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睡枕的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罗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