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氧化制醛或酮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6424.0 申请日: 2011-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2964192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李军;高爽;张恒耘;赵公大;张毅;吕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B41/06 分类号: C07B41/06;C07C47/232;C07C45/29;C07C47/54;C07C47/565;C07C49/786;C07C49/675;C07C49/603;C07C49/84;C07C47/575;C07C49/796;C07C49/794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马驰
地址: 11602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氧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醇氧化制醛或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醇类选择性氧化成羰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并广泛的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且在精细化学工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用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把醇氧化成醛和酮是已知的一种方法。(参见Becker等人,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45卷,1596-1600页(1980年))。但是由于DDQ比较昂贵,$526/mol(参见2009-2010Aldrich catalog),同时由于他的结构中含有两个-CN基团,易水解,且产生一定的毒性。由此限制了它的使用。从经济和环境友好的角度考虑,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使DDQ循环起来的方法,如式1所示,即用氧化剂使DDQ的还原产物DDQH氧化为DDQ从而使氧化反应连续进行。2010年Floreancig等报道了以MnO2为氧化剂DDQ为催化剂可以有效地进行氧化反应(Organic Letters2010,12,(20),4686-4689),2011年,Helquist等用Mn(OAc)3为氧化剂,DDQ为催化剂催化醇氧化制醛酮(Organic Letters 2011,13,(8),2071-2073)。虽然上述两种方法都成功地实现了DDQ催化氧化反应,但是DDQ的用量较高为20mol%,而氧化剂Mn盐的用量为底物的6倍。反应之后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盐,后处理麻烦,且不符合环境友好的要求。

式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氧化体系存在后处理麻烦,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DDQ催化氧化醇制取醛酮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价廉绿色氧化剂氧气或空气,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没有污染。

本发明提供一种醇氧化制醛和酮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酸性添加剂存在和液相条件下,用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为催化剂,亚硝酸钠为助催化剂,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对醇进行氧化。其中所述添加剂为酸性添加剂,包括:高氯酸,盐酸,硫酸,磷酸,硝酸,对甲苯磺酸,乙酸,丙酸,丁酸和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等固体酸。其中酸的用量和底物醇用量的摩尔比为10∶100-100∶100。酸性添加剂对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添加剂氧化反应不发生或只得到低收率的产物。。

本发明所述溶剂包括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三氟甲苯,乙腈,二氧六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所选的溶剂不仅与底物的溶解度有关,也和加入的酸有关,一般情况下,无机酸如高氯酸,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等,用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腈溶剂为好。

本发明所使用的氧气或空气的压力为0.1MPa~1.0MPa。

本发明所适宜的底物为芳香醇:其中R1,R2,R3,R4,R5分别=-H,Ph,-CnH2n+1(n=1-10),-OR9(R9=-H,Ph,-CnH2n+1(n=1-4)),NR7R8(R7,R8分别=H,Ph,-CnH2n+1(n=1-4),R6=H,Ph,-CnH2n+1(n=1-4)。烯丙醇:其中R=Ph,-CnH2n+1(n=1-10),或为等环状烯丙醇。炔丙醇:其中R=Ph,-CnH2n+1(n=1-10),和其中R,R1=Ph,-CnH2n+1(n=1-10)。

本发明适合的反应温度典型的约为20℃~100℃。优选的,该反应约在25℃-60℃进行。如果底物的活性高的话,尽量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副产物脂类化合物和醚类化合物的生成。因为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酸也可以催化醇生成脂和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