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的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3631.0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祝;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8/00 | 分类号: | A61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肿瘤 冷热 复合 治疗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的探针。
背景技术
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技术是一种集低温冷冻和高温加热于一体的新型肿瘤物理疗法。因其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诸多优点而广受关注,也因此被誉为“绿色疗法”。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技术是通过各种交替冷冻和加热手段使肿瘤组织处于高低温剧烈变化中,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研究表明,深低温冷冻治疗和高温热疗的有效结合可以显著增强肿瘤杀伤效果,还可以克服单一冷冻或加热治疗模式的不足。
公开号为CN2503854Y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交替输运高低温工质以实现温度骤然升降的探针式肿瘤治疗仪”的专利,该治疗仪分别采用高低温工质实施加热和冷冻。公开号为CN10129289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冷热探针治疗系统”的专利。上述两个专利中,探针的弹头关键结构之一流道均采用同心套管结构,来流流体从内管流入,在探针头换热后回到内、外套管之间的流道。这种同心套管结构流道往往具有较大阻力从而使弹头难于采用较小的管径。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旨在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流道阻力较小,能够实现弹头小管径化的用于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的多弹头探针。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的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头、连接管、手柄和弹头;所述连接头、连接管、手柄均为套管式结构,三者相互连通形成独立的来流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连接头外管上设置有出口端;所述弹头中设置有隔板将弹头中空腔分隔成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流道;一个流道与来流通道连通,另一个流道与回流通道连通,并且两个通道在弹头头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弹头包括中空的探针杆和探针头,所述探针杆的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为镍钛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的手柄上设置有多个弹头。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头的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导热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还包括设置在其端部并与内流通道连通的回流通道过渡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通道过渡装置与冷热源流体传输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外管壁材质为隔热材料或者在连接管外管壁外设置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杆壁内设置有真空隔热层,所述手柄的外管上设置有与真空隔热层连通的真空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头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换热翅片。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弹头中设置有隔板将弹头中空腔分隔成两个半圆形流道,来流流道中的流体在探针头头部转弯流入回流流道中,与传统的弹头流道采用同心套管结构相比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因此极大地降低了流道阻力,实现弹头的小管径化,一般可做到直径仅为2mm。
(2)本发明的用于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的探针可以设置有多根弹头,通过把多根弹头同时插入到肿瘤组织,实现大范围的肿瘤杀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肿瘤冷热复合式治疗的探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连接头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手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面图;
图7为弹头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D剖面图;
图9为图7的E-E剖面图。
附图标记示意为:1:连接头;1a:出口端;1b:回流通道过渡装置;1c:连接头外壁;1d:出口流道;2:连接管;2a:连接管外管壁;3:手柄;4:弹头;4a:探针杆;4b:探针头;5:来流通道;6:回流通道;7:隔板;7a:探针杆隔板;7b:探针头隔板;8:真空隔热层;9:真空接口;10:来流流道;11:回流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