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交工程胎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3492.1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农德珠;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29D30/22 | 分类号: | B29D30/2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卢玉恒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交工程轮胎,具体是斜交工程胎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外胎成型是斜交工程轮胎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关键工序。成型过程可以看作是外胎各“零部件”组装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胎的质量。轮胎是由不同纤维和不同性能的胶料组成的复合体。主要由胎面胶、胎侧胶、胎体帘布层胶、胎体帘线、缓冲层、油皮胶、钢丝圈、胎圈包布等组成。缓冲层主要作用是分散轮胎受到的外力冲击。缓冲层成型质量成为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通常的成型过程是:
1)预先制作成1、2、3等3个胎体层帘布筒和1个缓冲层帘布筒;
2)依次将1、2、3个胎体帘布筒套在成型鼓上;
3)再将1个缓冲层帘布筒套在成型鼓上。
缓冲层单独作为一个帘布筒制作,成型时容易拉伸变形。而且成型步骤多,降低了缓冲层的工艺质量和成型工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斜交工程胎成型工艺,该工艺能有效避免轮胎充气后胎面表面变形及使用中出现畸形磨损,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减少一个成型步骤,可以提高外胎成型产量约10%。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交工程轮胎成型工艺是预先将缓冲层贴合在第3个胎体层帘布筒上,合做成一个布筒;成型时,把第3个胎体帘布筒(包括缓冲层)套在成型鼓上,其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先将缓冲层贴合在第3个胎体层帘布筒上,合做成一个布筒;
(2)预先在贴合机上贴好第1个、第2个胎体帘布筒;
(3)在贴合机上,将贴有缓冲层的第3个胎体层帘层筒贴在第1个、第2个胎体帘布筒上;
(4)将第1个胎体帘布筒套在成型鼓上,扣胎圈进行胎体帘布反包;
(5)将第2个胎体帘布筒套在成型鼓上,扣胎圈进行胎体帘布反包;
(6)将第3个胎体帘布筒(包括缓冲层)套在成型鼓上,进行胎体帘布正包。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斜交工程胎成型工艺,主要用于解决斜交工程胎缓冲层拉伸变形和提高外胎成型效率;能有效避免轮胎充气后胎面表面变形,使用中出现畸形磨损,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减少一个成型步骤,可以提高外胎成型产量约10%。
附图说明
图1为斜交工程胎胎体帘布筒和缓冲层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1个胎体帘布筒 2.第2个胎体帘布筒 3.第3个胎体帘布筒 4.贴敷在第3个胎体帘布筒上的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斜交工程胎缓冲层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预先将缓冲层贴合在第3个胎体层帘布筒上,合做成一个布筒;
(2)预先在贴合机上贴好第1个、第2个胎体帘布筒;
(3)在贴合机上,将贴有缓冲层的第3个胎体层帘层筒贴在第1个、第2个胎体帘布筒上;
(4)将第1个胎体帘布筒套在成型鼓上,扣胎圈进行胎体帘布反包;
(5)将第2个胎体帘布筒套在成型鼓上,扣胎圈进行胎体帘布反包;
(6)将第3个胎体帘布筒(包括缓冲层)套在成型鼓上,进行胎体帘布正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平板状设备的支架及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的脚手架锁盘插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