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纤维、制造方法及由该功能性纤维编织的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9793.7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姜峰;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M23/00 | 分类号: | D06M23/00;D06M23/08;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纤维 制造 方法 编织 织物 | ||
1.一种功能性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纤维进一步包括:
通孔,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纤维本体内并在其表面形成开口,开口宽度为D1;
功能性物质,具有直径D90并填充在所述通孔中;
其中,所述开口宽度D1小于所述直径D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本体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所述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酯、聚丙烯、聚酰胺、聚氨酯、聚乳酸、聚苯硫醚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物质具有分子、微胶囊或颗粒状,选自由具有产生负氧离子、抗紫外线辐射、激发远红外线、抗静电、抗菌、抗病毒、除臭、消除甲醛、消除有机污染物、脱色、消除NOx及SOx功能的金属、非金属、无机盐、无机复合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复合半导体氧化物、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组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是通过制备容器功能纤维的喷丝板(10)制成,所述喷丝板(10)上设置有喷丝孔道(20),所述喷丝孔道(20)的喷丝端的端壁上形成有喷丝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孔(22)由一个或多个喷丝微孔(221)组成,所述喷丝微孔(221)是由一条或多条喷丝微孔段(222)围成的环形,所述喷丝微孔段(222)的末端之间至少形成一个用于形成容器功能纤维轴向表面开口的第一缺口(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微孔(221)为多个,成一行、两行或环形排列,且所述第一缺口(d1)在每个所述喷丝微孔(221)中的位置设置为朝向由该多个喷丝微孔(221)形成的几何图形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纤维为长丝或短纤。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功能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功能性纤维的纤维本体上沿轴向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纤维本体的表面形成宽度为D2的开口;
将具有直径D90的功能性物质填充到所述通孔中,所述直径D90小于所述开口宽度D2;以及
拉伸和/或扭转所述纤维本体,使得所述开口宽度由D2缩小为D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D2为0.05~10μm,所述宽度D1为0.0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油或上助剂工艺将所述功能性物质填充到所述通孔中。
10.一种织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功能性纤维编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7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