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吹塑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9610.1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32 | 分类号: | B29C49/32;B29C49/04;B29C49/48;B29C49/78;B29C4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塑成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具中的吹塑成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吹塑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容器通常是利用中空成型机吹塑成型(或真空模塑成型)制作的。这种吹塑成型机包括:架体、挤出装置、型坯机头装置、吹塑装置、模具装置,模具驱动装置、切割件以及脱模装置。其中模具装置沿开合模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架体上,并在架体上具有第一固定位与第二固定位。挤出装置固定安装在架体上,并设置在模具装置的第一固定位的上侧。挤出装置靠近模具装置的一侧设有型坯机头,用于挤出管状型坯。
吹塑装置固定安装在架体上,并设置在模具装置第二固定位的上侧。吹塑装置上设有能够朝向模具装置移动的吹塑喷嘴,吹塑喷嘴用于将压缩空气注入管状型坯,用以吹胀型坯,使之贴紧模具型腔成型。模具驱动装置设置在架体上,与模具装置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模具装置合模或者分模。
其中,模具装置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模具半体和第二模具半体,第一、二模具半体在模具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互相向或相对移动。第一模具半体与第二模具半体分别包括:模具箱体、管坯扶持夹、以及密封模板。模具箱体的内侧设有与塑料容器的外周结构相应的内部型腔;管坯扶持夹设置在模具箱体上,并位于靠近挤出装置的型坯机头的一侧,内部设有与挤出装置挤出的型坯直径相适配的半环形凹槽;密封模板,沿开合模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管坯扶持夹与模具箱体之间。
在密封模板与模具箱体连接的内拐角处,设有与塑料容器瓶口形状相应的内腔,用于成型塑料容器的瓶口,并完成塑料容器瓶口的密封。在架体上还设有切割件,其位于挤出装置的型坯机头与模具装置的管坯扶持夹之间,略高于管坯扶持夹的位置,且该切割件能够在架体上沿着垂直型坯的方向往复移动。脱模装置位于模具装置第二固定位的下侧,用于夹住塑料容器的飞边或型坯余料,将塑料容器从模具中取出。
这种吹塑成型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将塑料粒子等原料投入到挤出装置中,挤出装置对塑料粒子进行熔融、混炼,并将经熔融、混炼熔体压入型坯机头成型为管状型坯;管状型坯挤入到第一模具半体与第二模具半体中间,当管状型坯达到预定长度时,在第一固定位置上,将第一模具半体与第二模具半体合并,此时管状型坯通过管坯扶持夹的夹持作用夹在两个模具半体之间。
在架体上滑动切割件,将模具装置上部的管状型坯切断。模具驱动装置将被夹持的管状型坯与模具一起从架体上的第一固定位置驱动到架体上的第二固定位置,位于吹塑装置的下侧。将吹塑料装置中的吹塑喷嘴下降,使喷嘴进入管状型坯的内部,并移动至第一模具半体与第二模具半体的上方。将压缩空气注入到型坯的内部(或型坯外部真空),使管状型坯膨胀并贴紧第一模具半体与第二模具半体内部的型腔腔壁,得到成型腔体。将型坯机头装置中的吹塑喷嘴升起,与模具装置分离。滑动模具装置中的两半模具半体上部设有的密封模板,将成型腔体的开口塑造为塑料容器瓶口的形状,得到塑料容器。脱模装置伸入模具底部夹住容器的飞边或型坯余料,两个模具半体相向运动并打开,脱模装置将塑料容器从模具中取出。
现有的吹塑成型机,以及与这种吹塑成型机作用原理相似的设备中,管坯扶持夹作用是保持管状型坯被切断后维持一定的开口形状,以便吹塑喷嘴能从开口通道进入管状型坯内部。管状型坯从切断处到密封模板上半部,属于成型后塑料容器的边角余料。另模具底部为满足脱模需要,也有一段容器的飞边或余料。每一个生产循环,都将产生上述余料。两段余料加起来,占塑料容器成品的很大比例,导致塑料粒子的利用率不高,材料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吹塑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能够大量减少成型余料的产生,有效提高成型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吹塑成型机,包括:架体、挤出装置、型坯机头、吹塑喷嘴、以及模具装置,其中挤出装置固定设置在架体上,型坯机头固定连接在挤出装置的出料口,吹塑喷嘴沿型坯挤出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型坯机头内,模具装置沿型坯挤出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型坯机头下方。
进一步地,模具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具装置的沿型坯挤出方向的移动的模具装置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模具装置包括设置在型坯机头下方的模具封板、以及设置在模具封板下侧并与其邻接的模具箱体,其中模具封板包括可开模和合模的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封板和第二模具封板,模具箱体包括可开模和合模的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箱体和第二模具箱体,模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型腔,模具封板与模具箱体的成型位置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