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八羧基金属酞菁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7383.1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从登;陈大俊;席青;方瑛;梁红军;题杨;李建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基 金属 聚氨酯 弹性 纤维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八羧基金属酞菁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弹性纤维不仅具有明显的甲醛消除作用,而且纤维的耐热性能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纤维,亦称氨纶,具有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等特点。聚氨酯弹性纤维的用途,多以氨纶为纱芯,外包棉、毛、涤纶等非弹性纤维制成各种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纱。含氨纶的织物质地柔软,穿着舒适,富有弹性,目前在制造各种内衣、运动衣、游泳衣、妇女健美服、高弹袜等高档纺织品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用及家用纺织品在舒适、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有些纺织品具有去除臭味的功能。在这方面人们已作了不少工作研究,例如,在化纤生产过程中加入抗菌物质,或用后整理的方法在织物上引入抗菌物质,以使纤维或织物具有杀菌防臭作用。相关的报道如:【萧耀南,曾汉民,抗菌、消臭功能纤维的研究进展,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2),80-88】;【萧耀南,曾汉民,含多官能团聚丙烯腈抗菌消臭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1):109-111】;【黄汉生,日本抗菌防臭纤维发展近况,现代化工2000,(9),54-59】;【蔡翔、刘侃、苏开弟,抗菌整理剂CL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广西纺织科技,2000,(3),2-5】;【余志成、陈文兴,消臭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结构和性能,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4),461-465】;【杨栋梁,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印染,2001,(3),47-52】等。抗菌防臭纤维和织物的中国专利有:申请(专利)号为200810046825.1,200810063198.2,200710047012.X,200610161811.5,200510029964.X,01129946.0等。但用所谓抗菌防臭、消臭处理的方法实际上只能防止臭味的产生,对已经存在的臭味,如人体本身分泌出的异味,则无法去除。
酞菁是一种具有18个∏电子的大环芳香化合物,它的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2.7×10-10m的空穴,可以容纳许多金属和过渡金属元素,中心腔内的两个氢原子可以被70多种元素取代,包括几乎所有的金属元素和一部分非金属元素,形成金属酞菁衍生物。金属酞菁衍生物的结构特征使其十分适宜用作催化剂,催化行为类似于酶,这一论点源于其与血卟啉的结构相似性。近年来已有利用金属酞菁衍生物改性聚合物,制备消臭纤维的报道,如徐盈佳等人在聚丙烯树脂中加入四羧基钴酞菁制备新型消臭纤维【徐盈佳, 王依民,王燕萍, 新型消臭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合成纤维,2005,(12),24-28】;陈文兴等人将八羧基酞菁钴和八羧基酞菁铁(单独、混合)负载到阳离子改性的粘胶纤维上制得的负载纤维具有催化氧化能力【陈文兴,张利,姚玉元等, 四羧基金属酞菁负载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消臭性能研究, 高分子学报,2006,(9),1069-1073】;方瑛等人将八羧基酞菁铁负载到聚乙烯醇纤维中去,使得改性后的聚乙烯醇纤维具有消除甲醛气体的作用【方瑛, 题杨,陈大俊,微波法合成八羧基酞菁铁及其对聚乙烯醇纤维的改性, 合成纤维, 2009,(10),26-29】。目前尚未见到将八羧基金属酞菁改善聚氨酯弹性纤维消臭性能、耐热性能的相关报道和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含八羧基金属酞菁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造方法。
用本方法制备的聚氨酯弹性纤维不仅具有明显的甲醛消除作用,纤维的耐热性能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对原有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生产设备无需改动、可连续工业化生产。该类纤维可用于内衣、高弹袜、室内装饰用布等的制造。
本发明的主要工艺可表示如下:
一种含八羧基金属酞菁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造方法,把八羧基酞菁衍生物均匀地溶解在聚氨酯纺丝原液中,通过常规的干法纺丝技术,纺丝得到相应的弹性纤维。
优选的,八羧基酞菁衍生物选自:a)八羧基金属酞菁铁;b)八羧基金属酞菁铜;c)八羧基金属酞菁锌;d)八羧基金属酞菁镁。
优选的,把一定量八羧基金属酞菁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然后将此溶液混合到制备好的聚氨酯纺丝原液中,八羧基金属酞菁与原液中聚氨酯的比例是0.5:99.5-10:90,采用常规的氨纶干法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得到22-231dtex的含八羧基金属酞菁的聚氨酯弹性纤维;聚氨酯纺丝原液浓度为33.5~36%,八羧基金属酞菁与DMAC或DMF的比例为5:90~3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未经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7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轧制电工钢和碳钢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