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2570.0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山;张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电容器 电极 图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特别是指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都是长方形结构,具有四个呈直角的角,在对产品进行检测时,会发现尖端放电现象,影响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特殊的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藉由对内电极尖端的弧形处理来达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产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该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为弧形过渡角。
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渡角为圆角。
更优选地,所述圆角的半径与所述矩形电极本体的较长边的长度的比值为1∶25-1∶10。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图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藉由对内电极尖端的弧形处理来达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产生的目的,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弧形过渡角优选为圆角,不但可最好地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且加工工艺也较为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圆角的半径与矩形电极本体的较长边的长度的比值优选为1∶25-1∶10,是为了在产品容量与避免尖端放电现象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该比值过大会造成电极图形的有效面积减少,限制产品的容量设计,所以该比值不能太大,同时要保证最大程度上避免尖端放电现象的产生,该比值也不能太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
陶瓷电容器0603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1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11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1mm。
具体实施方式二
陶瓷电容器1206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2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21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2mm。
具体实施方式三
陶瓷电容器1210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3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31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2mm。
具体实施方式四
陶瓷电容器1812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4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41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2mm。
具体实施方式五
陶瓷电容器2225的内电极图形,包括一矩形电极本体50,矩形电极本体的四角51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3mm。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