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纤-高聚合物抗裂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9059.5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宁杰;赵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纵横路桥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16 | 分类号: | E01C11/16;E01C11/18;B32B1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黄伟 |
地址: | 45000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纤 聚合物 抗裂贴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纤-高聚合物抗裂贴。
(二)背景技术
公路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层间经常会出现裂缝,如果任由裂缝传递,就会对路况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业内比较先进的办法是在路面层间铺设抗裂贴,从而有效抑制裂缝向上传递。目前的抗裂材料多为单层结构,如土工布、玻纤格栅抗裂效果较差;也有采用复合层结构的,但由于目前层材料的选择以及层的设置的不合理,抗裂贴的使用效果差强人意。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高聚合物抗裂贴,所述抗裂贴抗裂、吸能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玻纤-高聚合物抗裂贴,所述的抗裂贴由高分子聚合物层、胎基、玻纤织物层、隔离膜构成。
进一步,其由上至下依次由玻纤织物层、高分子聚合物层、胎基、高分子聚合物层、隔离膜复合而成。
所述抗裂贴的厚度为2.0-3.0mm。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层采用沥青基的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的隔离膜可采用PE膜上附着硅油获得。在铺设抗裂贴时将隔离膜揭去,直接粘贴到路基面上。
各层的厚度没有硬性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定。
本实用新型玻纤-高聚物抗裂贴为带状、自粘卷材结构,其将现在公路上单独使用的土工布或玻纤织物与粘结层或应力吸收层等防止裂缝的几种措施有机结合。
最上层的玻纤织物强度高、耐高温、耐酸碱,因此在铺设热沥青混合料时,玻纤织物不会发生高温变形,上涂层的高聚物热熔后从织物的缝隙中渗出,与其粘结非常好。下涂层有足够量的高聚物在熔化后填充基面的坑洼,增强了与基面的粘结力,下涂层和胎基的稳定性确保了整个抗裂贴具有的抗裂、防水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玻纤-高聚物抗裂贴的作用机理如下:
(1)加筋作用:抗裂贴表面的高强度玻纤织物具有较大抗拉强度,可承受一定的裂缝处应力,将承受裂缝的全部拉应力,显然能起到加筋的作用,提高了路面结构层的抗拉强度。
(2)消能缓冲作用:抗裂贴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一定粘弹性,有较好的低温柔韧性,铺设在沥青路面层间,相当于设置了一粘弹性层,基层裂缝拉应力通过抗裂贴高聚物消减扩展到更宽范围,从而缓解裂缝处应力强度,有粘弹性的层间能起到吸收部分拉伸能量的作用。
(3)隔水防渗作用:玻纤-高聚物抗裂贴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隔水防渗层,可隔断路面水向路基渗透,从而保护基层的强度,使基层材料性质不至于进一步恶化。
可见,本实用新型玻纤-高聚物抗裂贴设置在路面层间可有效抑制裂缝向上传递,在实际工程中发挥抗裂贴的抗裂作用及吸能作用。
玻纤-高聚物抗裂贴可铺设在沥青路面的基层顶面或层间,也可铺设在刚柔复合路面的混凝土板顶面或沥青层层间。另外该产品具有自粘性,施工方便,直接粘贴裂缝处即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玻纤-高聚物抗裂贴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玻纤-高聚合物抗裂贴,参见图1,所述的抗裂贴其由上至下依次由玻纤织物层1、高分子聚合物层2、胎基3、高分子聚合物层4、隔离膜5复合而成。
所述抗裂贴的厚度为2.0mm。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层2、4采用SBS沥青高聚物。
实施例2
玻纤-高聚合物抗裂贴的厚度为3.0mm,其他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纵横路桥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纵横路桥新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