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3670.7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潘显武;孔令有;朱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显武;孔令有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400 吉林省榆树市环***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水稻插秧机 栽插 总成 | ||
1.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由取秧栽插部分与秧箱送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秧栽插部分由工作传动箱(2)、接管焊合(37)、链轮箱(24)与(40)、行星轮式回转箱(10)、栽植臂(46)及取秧夹(9)依次连接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箱(10)采用五个椭圆齿轮或偏心渐开线齿轮组成的行星式传动结构,即由一个太阳轮(49)、二个中间轮(50)与二个行星轮(51)构成;二个中间轮(50)与太阳轮(49)啮合,带动二个行星轮(51)转动,整个回转箱(10)以太阳轮(49)为中心,对称分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箱(10)采用七个椭圆齿轮或偏心渐开线齿轮组成的行星式传动结构,太阳轮(49)啮合第一中间轮(63),第二中间轮(62)啮合行星轮(51),二个中间轮同轴固定在一起,整个回转箱(10)以太阳轮(49)为中心,对称分布。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箱(10)采用正齿偏心曲柄滑块式行星轮式传动结构,行星轮系由七个节圆半径相等的正齿轮组成,太阳轮(70)与第一中间齿轮(71)啮合,第二中间齿轮(69)啮合行星轮(72),第一中间齿轮(71)与第二中间齿轮(69)的旋转轴线偏置,第二中间齿轮(69)的端部有一滑块,相对应的第一中间齿轮(71)端部 设有滑槽;整个回转箱以太阳轮(70)为中心,对称分布。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臂(46)的凸轮室与导向套外壳部不在一条对称线上,栽植臂(46)固定在行星轮空心轴(65)端部,凸轮(11)固定安装在凸轮轴(42)上,凸轮轴(42)通过轴承装在行星轮空心轴(65)内,端部固定在回转箱端盖(60)上;在栽植臂(46)内,凸轮(11)压紧拨叉(14),拨叉(14)穿在拨叉轴(12)上,另一端叉在控制杆(15)尾部的扁平调节螺丝上,控制杆(15)上套有压簧,控制杆(15)头部连接取秧夹连杆(61),连杆另一端用销轴分别连在左、右两半夹体(9)及(59)上,两半夹体通过固定架(16)上的销轴连接在一起,固定架(16)安装在栽植臂(46)前部。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植臂(46)有一条对称中线,两边大体对称;栽植臂(46)固定在行星轮轴(65)上,凸轮轴(42)用轴承安装在栽植臂壳体(46)与行星轮轴(65)上,中间部分固定凸轮(11),外伸部分固定安装固定杆(57),将二个栽植臂的凸轮轴(42)互相锁住,防止转动;在栽植臂(46)内,凸轮(11)固定安装在凸轮轴(42)上,凸轮(11)压紧拨叉(14),拨叉(14)穿在拨叉轴(12)上,另一端叉在控制杆(15)尾部的扁平调节螺丝上,控制杆(15)上套有压簧,控制杆(15)头部连接取秧夹连杆(61),连杆另一端 用销轴分别连在左、右两半夹体(9)及(59)上,两半夹体通过固定架(16)上的销轴连接在一起,固定架(16)安装在栽植臂(46)前部。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钵苗水稻插秧机栽插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箱(24)及(40)上的驱动轴(48)与套装在其上的从动链轮(67)或齿轮(58)二者采用锥面配合连接,端部利用两螺母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显武;孔令有,未经潘显武;孔令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36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锅炉光热模块
- 下一篇:局数据核查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