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转印点阵法制备光散射聚合物导光板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903.1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双忠;吴学庆;赵伟毅;宋浩波;司兵;李黔蜀;宋瑜琦;陈国兴;陆前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控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12 | 分类号: | C08L33/12;C08K13/06;C08K9/06;C08K3/36;C08K3/22;C08F120/14;C08F2/44;B29C39/02;G02B6/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转印点 阵法 制备 散射 聚合物 导光板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光学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具转印点阵法一次制备PMMA导光板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导光板是户外大型灯箱广告牌中的照明组件之一,其设计原理源于液晶显示屏,液晶本身不发光,必须为其配备相应的照明系统。背光模组中通常包括电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和边框几部分。导光板是背光器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改变光线的整体传播方向。附在导光板侧面电光源发出的光线射人其中,将由其正面出射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
导光板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楔形法、微结构法、印刷法、光散射聚合物法。楔形法是通过改变导光板表面倾斜角度来扰乱光线的反射方向,使光可以从导光板透射出来。当光线从导光板端面入射,如果上下底面平行,光线遵循全反射定律,在导光板上传输而不能透射出表面;而当光线遇到狭窄的上下表面时,由于入射角度变小,将不再满足全反射的条件,光线便从表面出射。微结构法是通过在导光板上下表面加入微结构( 如微棱镜、半球形等),使光线方向发生改变,从而透射出导光板表面。当光打到微结构上,会受到调制而改变方向。印刷法导光板通常用反射率高的物质混合制成的墨水,在导光板底部印刷成网点图案。可以将射向下表面的光线吸收再放出。利用此性质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而使光线不再满足全反射条件而射出导光板。但因散射角过大,印刷点亮度对比高,从而为达到光线均匀出射的目的就必须选用较厚的扩散膜,这会使得背光组件的照明亮度降低,光散射聚合物法导光板在工作原理上较传统的印刷型导光板和注塑成型导光板有所不同。光散射聚合物导光板基材中均匀掺杂了与导光板基材折射率不同的其他材料的颗粒。光线在这些颗粒上通过散射改变传播方向,侧向散射光射出导光板,不能射出的前向散射光线也会继续向导光板远端传播,进行下一次散射。光的散射发生在整个导光板中而不仅是导光板底面,所以光线在导光板中传播路径更短,光线利用效率更高。光散射聚合物导光板的出射光均均匀性可以达到很好,可不再使用扩散膜从而降低了光线通过扩散膜的吸收损失。但是,现在的这些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导光板效果还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转印点阵法制备光散射聚合物导光板的工艺,根据它所得到的产品在保证透明度的前提下,光释出的均匀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而且有效的减少了材料消耗,减轻导光模组的重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模具转印点阵法制备光散射聚合物导光板的工艺,将纳米、亚纳米导光粒子经过表面改性后与MMA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得到导光粒子分散母粒;再将得到的导光粒子分散母粒、引发剂、分散剂及增塑剂加入到MMA中进行预聚合,得PMMA预聚体;将PMMA预聚制浆浇铸到带散射点阵的硅玻璃模具中进行聚合,固化出模后得到带散射点阵的纳米改性导光板。
导光粒子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以及三氧化铝的粒度均为100~600nm,纳米二氧化钛及纳米氧化锌粒度小于或等于100 nm。
导光粒子表面改性,按质量份数计算,将6~20份偶联剂加入到50~100份乙醇中,在50℃下加入10~20份导光粒子,同时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当乙醇挥发完毕后,在80℃下烘干得到表面改性的导光粒子。
制备导光粒子分散母粒,按质量份数计算,将10~20份经过表面改性的导光粒子、52~58份MMA、0.5~0.7份过氧化苯甲酰以及0.6 ~1.0份十二烷基硫醇进行混合,超声分散,得到透明的反应液;将280~320份蒸馏水采用水浴加热至60~70℃后,逐渐将反应液加入到蒸馏水中,并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750转/分,反应液全部加入后,保持搅拌不变,并在60~70的下保温4小时,然后搅拌冷却至室温,停止搅拌,并将混合物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将该白色粉末浸泡于0.5N的盐酸与无水甲醇的混合溶液中常温下浸泡100 小时,无水甲醇占总量的质量比为75 %,再进行过滤、干燥后得到PMMA和二氧化硅晶体的复合材料,即为导光粒子分散母粒。
偶联剂为1~5份乙氧基三甲氧基硅烷及5~15份甲基丙烯酞氧基三甲氧基硅烷。
PMMA预聚体的制备,按质量份数计算,将90~110份MMA、0.1~0.3份引发剂、0.1~0.3份链转移剂、1~5份增塑剂、0.1~0.5份防老剂以及1~3份导光粒子分散母粒混合并搅拌,升温至80~90℃,反应30分钟~3小时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排除溶液中的气泡,即得到PMMA预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控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天控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复合水刺布
- 下一篇:一种桑果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