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珠丝杆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确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2000.0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郝林;迟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磨削 稳定性 极限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滚珠丝杆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实验方法建立磨削过程动力学模型;
(2)根据控制论中的稳定性判据,确定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
(3)根据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确定保证磨削过程稳定性的磨削工艺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丝杆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实验方法建立磨削过程动力学模型具体方法是:
滚珠丝杠磨削过程中,机床尾架顶尖顶住滚珠丝杆一端,头架顶尖支撑固定滚珠丝杆另一端,并由电机带动滚珠丝杠旋转,调整机床砂轮的磨削角度进行磨削,该磨削动力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如式(1)所示:
式中:m为砂轮质量,kg;c为砂轮阻尼,N/m;k为砂轮刚度,N/m;X(t)为t时刻砂轮振幅,m;F(t)为磨削力,N,
式(1)中,由材料去除率表示的磨削力F(t),可由式(2)表示:
F(t)=-kmhba(t) (2)
其中:
a(t)=[bX(t-T)-X(t)]
式中:km为砂轮磨削力系数,N/m3;h为砂轮磨削深度,m;b为磨削接触宽度,m;a(t)为工件表面振纹,m;b为砂轮前后两转的重叠系数;T为砂轮旋转周期,
通过拉氏变换,式(1)在频域中表示为式(3):
(ms2+cs+k)X(s)=F(s) (3)
式中:s为拉氏算子,无量纲,
将磨削力F(t)的表达式(2)经过拉氏变换后代入式(3),以X(s)作为颤振系统的输出,a0(s)作为输入,得到磨削系统的传递函数,如式(4)所示:
其中:
式中:W(s)为砂轮系统动柔度,m/N;ωn为砂轮系统固定角频率,rad/s;ζ为砂轮系统阻尼比,无量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丝杆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控制论中的稳定性判据,确定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具体方法是:
根据磨削砂轮颤振系统的传递函数式(4),并根据控制论中的稳定性判据,确定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令式(4)传递函数的分母为零,得到砂轮系统发生颤振条件,即
根据系统稳定性Lyapunov第一判别法,将特征根s=jω代入式(5)表示为表征工件和砂轮结构动力学特性和表征磨削工艺参数T、h、k′m的传递函数,得到稳定极限条件,如式(6)所示:
式中:ω为磨削砂轮颤振角频率,rad/s。
令λ=ω/ωn,由式(6)可推得保证磨削过程稳定性的磨削深度h和砂轮主轴转速n分别为
根据常数参数砂轮系统阻尼比ζ,砂轮系统固定角频率ωn,砂轮磨削力系数km,砂轮刚度k,磨削接触宽度b,并由式(7)、式(8)确定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根据该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稳定域所确定的磨削工艺参数,避免磨削颤振现象的发生,通过实验方法确定参数km、k、b的值,并准确确定磨削颤振稳定性极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0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