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铝电解电容器中铝箔的电解液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7788.3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易宁;曾台彪;陈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6 | 分类号: | C25D11/06;H01G9/055;H01G9/07;H01G9/1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铝电解电容器 铝箔 电解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液,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铝电解电容器中铝箔的电解液。
【背景技术】
电容器属于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元器件产品,是一种使用最广,用量最大,且不可取代的电子元件,其产量约占电子元件的40%,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品种不断增加,与之配套的电容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电容器的性能、品种与质量直接决定或影响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
为了解决传统液体电解电容器适应表面贴装技术、片式化、小型化,必须解决电解质的固体化。固体电解电容器具有体积更小、性能更好、宽温、长寿命、耐高频、高可靠性和高环保等诸多优点,适应电子整机小型化、高频化、高速化、高可靠、高环保的发展趋势和表面贴装技术要求。
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铝箔表面氧化膜可能由于再加工而产生缺陷。因此在铝电解电容器制作不同阶段,如在制作固体电解质层前,或制作固体电解层中,或制作固体电解质后,都需用电解液对铝箔进行处理,就是全面修复铝箔表面氧化膜介质的缺陷,塑造高质量的氧化膜介质,电解液中的化成电解质是形成氧化膜介质的主要成分。而铝箔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氧化膜介质的性质,最终影响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及可靠性。
而目前用于处理铝电解电容器中铝箔的电解液,表面张力较大,处理过程铝箔表面溶液的浸润性较低,不能有效达到氧化膜介质的缺陷处,也不能有效达到铝箔表面腐蚀孔壁及孔底,最终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及可靠性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铝电解电容器中铝箔的电解液,电解液加入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电解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浸润性,同时也大大提高电解液达到铝箔表面氧化膜介质,铝箔表面腐蚀孔壁及孔底的能力。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处理铝电解电容器中铝箔的电解液,该电解液含有化成电解质和溶剂,其中,该电解液还含有用于降低电解液的表面张力、提高铝箔表面溶液的浸润性的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至少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
所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羧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磷酸酯盐。例如醇醚羧酸盐、1-甲基-3-烷基咪唑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烷基苯酚醚硫酸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烯烃磺酸盐、氨基磺酸盐、苯磺酸盐、氟代苯磺酸盐、全氟烷基醚羧酸盐、全氟辛基磺酸盐、苯二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氟代对甲苯磺酸盐、乙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萘磺酸盐、萘二磺酸盐、甲基萘磺酸盐、乙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萘磺酸盐、蒽醌磺酸盐、蒽醌二磺酸盐、甲氧基苯磺酸盐、乙氧基苯磺酸盐、丁氧基苯磺酸盐、甲氧基萘磺酸盐、乙氧基萘磺酸盐、丁氧基萘磺酸盐、苯酚磺酸盐、甲酚磺酸盐、萘酚磺酸盐、苯甲醛磺酸盐、苯甲醛二磺酸盐、萘甲醛磺酸盐,其所述盐为钠、钾、铵盐。十二烷基磷酸钾,十二烷基磷酸酯,十二烷基磷酸三乙醇胺,单十二烷基醚磷酸钾,十六烷基磷酸酯,十六烷基磷酸钾,十六烷基磷酸三乙醇胺,十八烷基磷酸酯,十八烷基磷酸钾,丁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钾,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磷酸三乙醇胺,单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单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钾,单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磷酸三乙醇胺,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钠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