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吡咯烷衍生物、合成方法以及在合成2,2’-二吡咯烷中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854.6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姚祝军;宋晓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7/09 | 分类号: | C07D20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吡咯烷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以及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吡咯烷衍生物,它们可以由天然或非天然的脯氨酸衍生物高立体选择性的制备。同时,这样一类化合物可以用于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手性配体骨架——具有C2对称轴的2,2’-二吡咯烷的合成。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合成手性2,2’-二吡咯烷,与现有的文献报道相比成本低廉,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背景
存在C2对称轴的手性二胺作为配体或催化剂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具有光学活性的2,2’-二吡咯烷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骨架被深入的研究。
2007年,White(M.S.Chen,M.C.White,Science,2007,318,783-787)等报道以(2S,2S’)-2,2’-二吡咯烷为配体基本骨架的含铁催化剂在脂肪链C-H键氧化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并且对于酯、醚等结构具有一定的官能团适用性。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该氧化体系对于青蒿素等结构复杂的分子,根据其中不同C-H键电子云密度的差异以及空间位阻的影响,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选择性的将特定位置的C-H键氧化。
手性2,2’-二吡咯烷的制备已有过多例报道。其中,基于手性拆分的方法应用较为普遍。1989年,Crabtree等(R.R.Ferguson,C.G.Boojamra,S.H.Brown,R.H.Crabtree,Heterocycles,1989,28,121-124)使用紫外光引发吡咯烷的偶联,并用手性的酒石酸对偶联产物进行拆分,得到光学纯的2,2’-二吡咯烷。此方法的缺点在于,紫外光引发的偶联反应效率较低,常需要数十天,且底物吡咯烷未得到有效利用,生成的主产物为内消旋化合物。
2000年,该手性配体的首例高效不对称合成被报道(A.Alexakis,A.Tomassini,C.Chouillet,S.Roland,P.Mangeney,G.Bernardinelli,Angew.Chem.Int.Ed.,2000,39(22),4093-4095)。Alexakis等在已发表方法学的基础上,通过锌试剂对于底物的进攻,实现了手性中心的高立体选择性构建。该路线的优点在于,新构建的手性中心ee值高,且整个合成可不经过柱层析,仅经过简单的酸、碱洗涤或蒸馏的方法提纯产物;而缺点在于使用了手性甲基苄胺来诱导两个手性中心的形成,成本较高。
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是Ellman教授发展的新的手性辅基,可以被视为手性胺的等价物,具有良好的不对称诱导作用并在反应结束后易于除去,在不对称合成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但未见将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应用于手性2,2’-二吡咯烷合成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颖的吡咯烷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的用途,用以制备2,2’-二吡咯烷。
本发明所述的吡咯烷衍生物结构如下:
代表(R)或者(S)构型;R代表OH、OEE;R’代表叔丁氧羰基;其中,EE为1-乙氧基乙基。
本发明所述的吡咯烷衍生物可以通过步骤1~4合成,该衍生物可以通过步骤5~6合成2,2’-二吡咯烷,其中,(S,S)-2,2’-二吡咯烷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化合物(2-S)的合成:在有机溶剂中,-78℃至室温下,将DMSO加入草酰氯,搅拌30-60分钟。将Boc-L-脯氨醇溶液加至反应体系,搅拌1~2小时得化合物(2-S);上述反应投料摩尔比为Boc-L-脯氨醇∶草酰氯∶DMSO=1∶1-10∶1-20;
第二步,化合物(3-S)的合成:将(S)-叔丁基亚磺酰胺和化合物(2-S)溶于有机溶剂,在-78℃至室温下,加入四乙氧基钛溶液,搅拌10-30小时得到化合物(3-S);上述反应投料摩尔比为化合物(2-S)∶(S)-叔丁基亚磺酰胺∶四乙氧基钛=1∶1-10∶2-10;
第三步,化合物(5-S-a)和(5-S-b)的合成:在-78℃至室温下,将化合物(3-S)的溶液加入格氏试剂(4)中,搅拌10-30小时得到混合物(5-S-a)和(5-S-b),上述反应投料摩尔比为化合物(3-S)∶格氏试剂(4)=1∶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航空遥感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