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气体管理的电渗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7374.3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乔纳森·波斯纳;卡米尔·萨洛姆;迈克尔·莱伯;马克·里德;戴尔·比尔曼;马修·哈格;布赖恩·克兰;戴维·海纳;罗伯特·卡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路敏纳公司;阿利桑那州立大学校董会 |
主分类号: | F04B19/00 | 分类号: | F04B19/00;F04B37/00;F04B3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华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气体 管理 电渗泵 | ||
1. 一种电渗(EO)泵,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泵腔;
多孔芯介质,所述多孔芯介质定位在所述泵腔内以形成外贮存器,所述外贮存器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多孔芯介质的外表面延伸,所述多孔芯介质具有在其中提供的开口内腔,所述内腔代表内贮存器;和
电极,所述电极定位在所述内腔中并且靠近外表面定位,所述电极引发流体流通过所述内和外贮存器之间的多孔芯介质,其中,当电极引发流体流时产生气体;
所述壳体具有流体入口,以将流体传输到所述内贮存器和外贮存器中的一个中,所述壳体具有流体出口以从所述内贮存器和外贮存器中的另一个排出所述流体,所述壳体具有气体出口以从所述泵腔排出气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气体出口包括液体不可渗透、气体可渗透膜,以阻碍流体流从其通过,同时允许气体从其流动通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多孔芯介质围绕纵向轴线卷绕,所述纵向轴线沿着所述内贮存器突出,所述内贮存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多孔芯介质形成为细长圆柱体且在第一端开口,所述内贮存器定位在所述圆柱体中,所述外贮存器围绕所述圆柱体的外表面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内贮存器具有开口端,所述多孔芯介质定向成使得所述内贮存器的所述开口端相对于重力竖直定位在所述多孔芯介质上方,使得在所述内贮存器中产生气体时,所述气体从所述内贮存器逸出通过所述开口端并且行进至气体移除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多孔芯介质构成圆柱形玻璃料,所述玻璃料以竖立配置放置在所述泵腔内,以将所述泵腔分离成内贮存器和外贮存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电极包括放置在所述内贮存器中的阳极和放置在所述外贮存器中的阴极,以产生从所述内贮存器至所述外贮存器通过所述多孔芯介质的流体流。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泵腔包括底壁,所述多孔芯介质定位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底壁包括从其通过的流体入口,以将流体传送到所述多孔芯介质的内腔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介质芯的内腔在底和顶端开口,流体通过所述多孔芯介质的底端进入内腔,气体从内腔被引导至所述介质芯的顶端,以被排出。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泵腔包括顶壁,所述顶壁保持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排出膜,以允许气体从所述泵腔排出。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泵腔包括开口顶部,所述开口顶部被靠近所述气体出口的排出膜覆盖,以允许气体从所述泵腔排出,所述排出膜表示所述EO泵内最外的上部结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泵腔、多孔芯介质和电极中至少一个的表面上涂覆有亲水材料,以减少气泡的附接以及引发气泡朝向所述气体移除装置迁移。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包括销形状。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包括沿着所述多孔芯介质的内腔和外表面中的一个延伸的螺旋弹簧形状。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还包括运动源,以将运动引发到所述壳体、电极和气泡中的至少一个,以主动地引起气泡分离。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电极包括位于所述内贮存器内的多个内电极和位于所述外贮存器内的外电极,所述内电极选择性地带电荷以实施下述的至少一种:(a)控制所述内电极与所述外电极之间的流体流;和(b)分配所述泵腔内的气体。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内电极在不同的时间选择性地带电荷。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EO泵,其中,所述外电极包括多个外电极,所述多个外电极在不同的时间被选择性地带电荷并且与选择性地带电荷的所述内电极协调来实施下述的至少一种:(a)控制流体流;和(b)分配所述泵腔内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路敏纳公司;阿利桑那州立大学校董会,未经伊路敏纳公司;阿利桑那州立大学校董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3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叶鞘腐败病的PCR检测方法
- 下一篇:储氢合金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