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50069.1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芳如;尤淳永;简两佳;熊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良澔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18 | 分类号: | B32B5/18;C09J7/02;B32B27/0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缓冲结构,特别是一种不易断裂与方便加工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发达,人类充分的利用现今科技,使民众的生活更加的便利,近代电子产品的需求日趋益增,各类电子产品例如:洗衣机、烤箱、手机、计算机、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数字相机等许多各类不同大大小小的电子产品,而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今由于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所以现今大部份的生产制造厂商会设置于郊外,而离都市及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一段距离,为了避免于运送过程中产生的碰撞,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坏,以及保护电子产品本身,业者大部分都会采用缓冲材料而设置于电子产品内部零组件中,缓冲材料本身具有纤维及韧性,因此具有吸收冲击力的效果,例如发泡材料,如此可有效避免电子产品因为碰撞而损坏,发泡材料除了具有防震功能之外,其亦具有不透光的特性,而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
现有缓冲材料大都以聚丙烯(PP-Polypropylene)或聚氨酯(PU-Polyurethane)发泡材料为主,而设置于电子产品或电子产品内部的零组件间,其设置方式是在缓冲材料的其中之一侧涂褙胶水,或是贴上双面胶带,于使用时切裁成适当的尺寸,而贴在需要的地方,如包装时设置于电子产品或于组装时设置于电子产品内部的零组件间,以用于避震防护与缓冲防光。惟由于缓冲材料具有较佳的延伸性,所以于加工切裁后撕离时,或者在贴于电子产品的过程拉直时,容易因延伸性造成拉伸缓冲材料时而产生延伸或延伸过度造成断裂,如此即会影响到先前裁切的尺寸与设定的厚度,因此发生不良的情况,而大大降低缓冲材料的作用,且造成加工人员不易加工,而降低加工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即在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缓冲结构,除了采用缓冲材料作为缓冲层之外,并采用固定层设置于缓冲层之上,由于固定层具有高张力度并且耐冲击性与低延伸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藉由固定层可改善现有技术的缓冲结构的整体特性,而有效解决现有缓冲结构因为容易延伸而造成断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结构,其藉由设置固定层于缓冲层上方,以有效限制缓冲层的延伸性,而让缓冲结构整体结构具有较低的延伸性,以达不易断裂与方便加工的目的,进而提高缓冲结构的效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缓冲结构,其包含有:
一缓冲层;
一结合层,设置于该缓冲层上面;
一固定层,设置于该结合层上面;
一黏合层,设置于该缓冲层下面;以及
一贴合层,设置于该黏合层下面。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固定层为一透明薄膜。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固定层的厚度为0.01~0.2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固定层为一塑料。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塑料为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一聚酰胺或一配向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结合层为一胶水层。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缓冲层的厚度为0.25~3.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缓冲层为一发泡材。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缓冲层为一聚烯烃。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黏合层包含一黏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黏合层为一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贴合层为一纸。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该贴合层为一离型纸。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层采用较不具延伸性的材料,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结构藉由固定层可限制缓冲层的延伸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结构整体具有较低的延伸性,而能改善现有技术较易断裂的情形,且可提高加工性,以方便加工,如此即能有效提高缓冲结构的整体使用效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层可为具低延伸性的一塑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号简单说明】
10 缓冲层 20 结合层
30 固定层 40 黏合层
50 贴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良澔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良澔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0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