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主缸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0116.2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康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32 | 分类号: | F16D65/32;B60T1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液压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液压制动器的制动主缸。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管路制动主缸,具有前后两个活塞,该两个活塞均设置在制动主缸的缸体内,这种结构的制动主缸,在与真空助力器组装时,装配不够紧密,真空助力器的顶杆与制动主缸的后活塞不能有效地配合,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制动主缸。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动主缸,包括有缸体,缸体内具有工作腔,在工作腔内安置有前活塞和后活塞;在缸体上开设有与前活塞相匹配的前进油口、前进油孔和前补偿孔;在缸体上开设有与后活塞相匹配的后进油口、后进油孔和后补偿孔;前活塞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前垫密片、前主皮圈和前活塞弹簧座,在前活塞弹簧座上设置有抵接缸体前端的前活塞弹簧;前活塞的后端设置有中弹簧座,中弹簧座与后活塞的前端设置安装有后活塞延伸螺钉;后活塞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后垫密片、后主皮圈和后活塞弹簧座,后活塞弹簧座与中弹簧座之间设置有后活塞弹簧;后活塞的后端伸出缸体后端,后活塞与缸体后端之间依次设置有挡圈、导向套皮圈、导向套和孔用挡圈。
其中,所述的后进油孔具有进油通道,在进油通道上开设有连接工作腔的后补偿孔。在缸体上开设有工艺孔,该工艺孔开设在与后补偿孔对应的缸体的上方,在工艺孔上设置有密封钢球。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后活塞的其中一端伸出制动主缸的缸体,使得制动主缸在与真空助力器组装时,该后活塞能够埋入真空助力器的壳体内,在制动主缸与真空助力器紧密装配的同时,使真空助力器顶杆顶住埋入的后活塞,使真空助力器的顶杆与后活塞紧密地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动主缸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图。
图中,1.缸体、2.密封钢球、3.矩形密封圈、4.后进油口密封圈、5.前进油口密封圈、6.后进油孔、7.前进油孔、8.后补偿孔、9.前补偿孔、10.后活塞、11.孔用挡圈、12.导向套、13.导向套皮圈、14.后垫密片、15.后主皮圈、16.后活塞弹簧座、17.后活塞弹簧、18.后活塞延伸螺钉、19.中弹簧座、20.副皮圈、21.前活塞、22.前垫密片、23.前主皮圈、24.前活塞弹簧座、25.前活塞弹簧、26.挡圈、27.顶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如图所示,制动主缸包括有缸体1,缸体1内具有工作腔,在工作腔内安置有前活塞21和后活塞10;在缸体1上开设有与前活塞21相匹配的前进油口、前进油孔7和前补偿孔9,在前进油口上安置有前进油口密封圈5;在缸体1上开设有与后活塞10相匹配的后进油口、后进油孔6和后补偿孔8,在后进油口上安置有后进油口密封圈4;前活塞21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前垫密片22、前主皮圈23和前活塞弹簧座24,在前活塞弹簧座24上设置有抵接缸体1前端的前活塞弹簧25;前活塞21的后端设置有副皮圈20和中弹簧座19,中弹簧座19与后活塞10的前端之间设置安装有后活塞延伸螺钉18,后活塞延伸螺钉18的尾部从中弹簧座19穿出并埋入后活塞10的前端;后活塞10的前端依次设置有后垫密片14、后主皮圈15和后活塞弹簧座16,后活塞弹簧座16与中弹簧座19之间设置有后活塞弹簧17;后活塞10的后端伸出缸体1后端,后活塞10与缸体1后端之间依次设置有挡圈26、导向套皮圈13、导向套12和孔用挡圈11;在后活塞10的后端开设有顶槽27,可以容置真空助力器的顶杆;在缸体1上开设有工艺孔,该工艺孔开设在与后补偿孔8对应的缸体1的上方,在工艺孔上设置有密封钢球2;在缸体1上与真空助力器的装配处设置有矩形密封圈3。
本实用新型的后活塞露出缸体后端,在制动主缸与真空助力器组装时,通过矩形密封圈,使两者装配紧密,后活塞的露出部分埋入真空助力器的壳体内,真空助力器顶杆通过后活塞的顶槽顶住后活塞,使顶杆与后活塞的配合紧密。
当制动主缸工作时,真空助力器顶杆推动后活塞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前活塞也向前移动,前、后主皮圈通过各自的补偿孔,建立高压,压力油由出油口输出;当前、后活塞回位时,油液由补偿孔流回油杯。
尽管本实用新型已作了详细说明并引证了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然可以按照上述说明而做出的各种方案、修改和改动,都应该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聚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