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冷却为一体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7125.0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余新军;毕乔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新军;毕乔恩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160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冷却 一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冷却为一体的模 具。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领域中,如箱包、鞋、装饰品、工艺品等等,通常是先 将各种材质加热软化,然后注入到相应的模具内,待成型后又经冷 却,最后定型成所需要的产品;其中,制造工艺又要求必须先使整 个模具完全受热或是完全冷却,冷却工序中,为了降低成本目前大 都是采用自然冷却,而自然冷却通常会使得整个制作时间延长,即 使有些企业利用机械冷却,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加热、冷却的两 个不同的设备也是分开设置的,这样是节省了一些时间,但是却增 加了相应的设备和设备所占空间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92114153.X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急速加温、冷却一体 成型鞋底之制造方法”的文献,其主要是利用颗粒状的乙烯-醋酸乙 烯共聚合物施以急速加热,使颗粒状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外表 面具有粘性,然后以低温冷水通入模具,是颗粒状的乙烯-醋酸乙烯 共聚合物急速冷却,令各颗粒之间粘结在一起,脱模后得产品;此 方法的整个制作过程耗时约为16分钟,一定程度上的节省了制作时 间,但是此方法对材料要求较为严格,仅为颗粒状的乙烯-醋酸乙烯 共聚合物这一特殊材料,其使用范围不够广泛。另一中国专利,专 利号为ZL02241612.9,发明名称为“鞋模的加热、冷却装置”公开 了一种包含有一贯穿在鞋模内的导热管,此导热管垂直与模穴贯穿 于整个模具,通过导管与模具的不同传导性能,而进行加热和冷却; 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但是加热和冷却效果还不够理想,对于接近导 管的鞋材,可能加热和冷却时由于接触导管,会先加热或先冷却, 这样会使得整个鞋材软硬密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公开一种结构简单、 适用范围广泛的集加热冷却为一体的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得以实现的一种加热冷却为一体 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内表面上设有模穴,下模模 体内与模穴平行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谓的平行,即与模穴所在 的平面平行的面上设置通孔。
其中,所述的通孔为一个,通孔设置于模穴四周,通孔的进料 口和出料口设置在下模侧壁。
其中,所述的通孔为一个,通孔设置于模穴底部,也可以同时 纵向设置多个通孔。
其中,所述的通孔为两个,一个为导热孔,另一个为导冷孔, 导热孔和导冷孔分别独立平行于模穴设置。
其中,所述的通孔为三个,一个导热孔,两个导冷孔,或者两 个导热孔,一个导冷孔;导热孔和导冷孔分别独立平行于模穴设置, 多个通孔之间可以是排布在一个平面,也可以是纵向排布,或者是 平行纵向交错排布。
其中,所述的通孔为至少三个,多个通孔之间平行排布。
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通流管,通流管具有与模具体不同的导热 系数。
所述的通流管管径为5~50mm。
所述的模具还设有把手,把手通过一夹铁与下模体连接,夹铁 铆接在下模体上。
其中,所述的多个通流管通过多通阀与外界连接。
另,上模也可以同时具有与下模相同的内部结构和设置。
上述模具的使用,主要是还包括一个导流系统,导流系统通过 金属导入管和金属导出管分别与模具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相连接。
其中,所述的导流系统包括蒸汽导入管、空气导入管、冷流体 导入管、蒸汽导出管、空气导出管和冷流体导出管,蒸汽导入管、 空气导入管、冷流体导入管和金属导入管通过四通导入阀管相连, 蒸汽导出管、空气导出管、冷流体导出管和金属导出管通过四通导 出阀相连,空气导入管外接气泵,蒸汽导入管和蒸汽导出管外接一 大热水池,冷流体导入管、空气导出管和冷流体导出管外接一小水 池,每根导管上都设有电磁阀、导入管上设有单向阀。
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加热;打开蒸汽导入管和蒸汽导出管上的电磁阀和单 向阀,其余导管上的关闭,将温度为100~300℃的蒸汽压入蒸汽导 入管,蒸汽通过四通导入阀管、金属导入管、模具进料口、通孔、 出料口、金属导出管、四通导出阀和蒸汽导出管在模具内进行流动, 实现加热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新军;毕乔恩,未经余新军;毕乔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