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摇轮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9305.X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1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同金属(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2 | 分类号: | A61G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机动车类的人力交通工具,属于一种手摇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各样的残疾人用的轮椅,其基本构成是车架、万向轮、车轮、坐垫、背垫、扶手和一个安装于车轮轴上的手圈。当操作人向前转动两侧的手圈时,轮椅向前运动。当操作人向后转动手圈时,轮椅向后运动。该结构的轮椅由于手圈在转动时会靠近地面,容易受到地面的污染,操作人在转动过程中容易把手弄脏。另外,由于这种驱动方式是通过直接摇动车轮轴来实现轮椅的前行或后退,所以操作人需要有较大的臂力和腰部的配合才能正常操作,这对于很多手臂和腰部无力的残疾人都是不适用的。由于手圈的位置设置在操作人的后下方,长时间推动手圈操作人的手臂和腰部会感到不适;手圈转动为间歇转动,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为舒适、省力的手摇轮椅,其手轮与车轮分离,且采用链传动或带传动进行传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摇轮椅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所述的车架主体下方的万向轮以及车轮,所述的车架主体的两侧扶手边各设置有小手轮,所述的小手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的车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被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
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为链轮或者同步带轮,所述的传动件为张紧在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上的链条或者同步带。
所述的主动轮与被动轮的传动比大于1。
所述的小手轮的轮圈上安装有摇把。
所述的摇把可沿径向折叠。
所述的小手轮安装在所述的车架主体的两侧扶手的前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
1、单独设置小手轮,并且通过给主动轮和被动轮设置合适的传动比,使本实用新型比传统轮椅更省力。
2、小手轮设置在前方,不但更加干净卫生,并且使用者转动时也更方便、更舒适,长时间行进的情况下,使用者的手臂和腰部都不会觉得很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小手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万向轮;2、交叉杆;3、坐垫;4、传动件;5、小手轮;6、背垫;7、扶手;8、车架;9、主动轮;10、摇把;11、被动轮;12、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手摇轮椅包括车架主体、设置在所述的车架主体下方的万向轮1以及车轮12,车架主体包括车架8、坐垫3、扶手7、背垫6及交叉杆2。所述的车架主体的两侧扶手7边各设置有小手轮5,小手轮5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9,车轮1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被动轮11,主动轮9和被动轮11之间通过传动件4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使用的是链条链轮传动。如附图2所示,摇把10与小手轮5连接,不使用摇把10时,把摇把10沿径向折叠。小手轮5与主动链轮连接,主动链轮与链条连接,链条和被动链轮连接,被动链轮与车轮12连接。通过摇把10转动小手轮5时,驱动力通过链条链轮传送到车轮12,带动车轮12前进。当操作人向前转动小手轮5时,轮椅向前运动,反之,轮椅则向后运动。在慢速行进中,左手相对用力转动左侧小手轮即可实现右转,反之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同金属(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世同金属(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