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茶叶采摘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718.6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平;张正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平;张正宽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500浙江省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茶叶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机,属于采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采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能够作为茶叶原料的鲜叶往往需要在几十天内采摘。传统的茶叶采摘需要人工进行,虽然选择的鲜叶较大小为均匀、完整性好,但采摘效率非常低,不能及时大量采摘,会错过采摘季节,导致大面积的嫩茶变成老叶,降低甚至失去经济价值,因此,采摘工序成了难关,采摘效率亟待提高。目前的采摘机通常为驱动机构带动刀片进行剪切,类似于草坪修剪机、树叶修剪机的工作方式,产量及效率较传统采摘大幅提升,然而这种采摘方式基本都是基于平面大面积推剪,很难在茶树的不规则茶蓬上选择规格适中的鲜叶,操作较难控制,以至于造成大量断叶,导致机械采摘茶叶大小不一、混入老叶、断枝等杂质,品质普遍较低,不能用于采摘品质要求高的名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面积选叶剪切采摘,便于控制携带,采摘质量高、尤为适合采摘名茶的便携式茶叶采摘机。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茶叶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采摘头和储叶器,电动采摘头包括动力装置、蜗壳形的外罩和与储叶器连接的吸叶管道,外罩开口端和吸叶管道内凹弧形开口端相向并在相交处构成V字形缺口,外罩内设有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连接的刀片和与刀片紧贴且固定在空腔内壁的剪切件,刀片的刀刃与剪切件开口的一侧边缘形成夹角,刀片的外缘高于V字形缺口底部。这样的结构可快速、准确的令鲜叶嫩杆进入到V字形缺口中,动力装置驱动刀片转动并与剪切件配合形成剪切动作,可方便的选择大小合适的鲜叶进行采摘,采摘的鲜叶均匀一致、叶片完整,采摘质量明显提高,尤为适合采摘高级名茶;剪切下的鲜叶通过吸叶管道进入储叶器内;吸叶管道开口端的弧形,可以防止鲜叶剪切时不易甩脱出去;整机在茶树茶蓬上针对小面积采摘,体积小,便于携带。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可以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或其组合:
所述的吸叶管道可转动连接在外罩上。这样可调整V字形缺口的开合角度,便于选择不同规格的鲜叶并控制鲜叶进入V字形缺口的数量,进一步保证采摘的鲜叶均匀一致、叶片完整,增加采摘机使用的灵活性。
所述的吸叶管道与储叶器之间设有依次连接的离心风机和导叶管。这种技术方案储叶器可直接为网袋,套接在导叶管出口端接收离心风机吹送出来的剪切鲜叶,可缩短吸叶管道的长度,采用小功率的离心风机即能实现剪切下来的鲜叶运送,对动力要求低,节能环保。
所述的储叶器包括伸入储叶器内的管状导叶管接口和蓄电池,所述的导叶管接口在储叶器内的侧壁设有滤网并连接有风管,风管另一端穿过储叶器侧壁并连接有排风机;蓄电池与动力装置、排风机电连接。在排风机的排风作用下,剪切下来的鲜叶和空气经由吸叶管道、导叶管、导叶管接口进入储叶器内,其中鲜叶在重力作用下跌落,空气则在排风机的作用下排出储叶器,滤网防止鲜叶进入风管随空气逃出储叶器。
所述的外罩为具有正反两面且外缘闭合的透明材质制成。可及时地发现和清理外罩内的杂物;除V字形缺口处的开口端外罩均封闭起来,安全性高。
所述的动力装置、离心风机连接有蓄电池。利用蓄电池供电,便于操作者携带。
所述的导叶管为透明材质制成。可观察茶叶的运动,若黏附在导叶管内时,能及时清理,防止阻塞。
所述的外罩为具有正面和弧形侧面、背面开放的形状。利用刀片旋转将杂物、垃圾等自动甩出。
所述的动力装置为直流电机。振动小,保持机体平稳工作,剪切准确,有助于选择合适鲜叶进行采摘。
所述的外罩上设有手柄。便于手持电动采摘头尽可能水平向运动,基本不产生提力,操作者较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电动采摘头,能快速、准确的选择、剪切合适规格的茶叶鲜叶,采摘的鲜叶均匀一致、叶片完整,采摘质量明显提高,尤为适合采摘高级名茶,操作简单、工作稳定,结构安全、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采摘头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刀片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切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平;张正宽,未经张伟平;张正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