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一次成型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996.6 | 申请日: | 200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成型 注塑 模具 以及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模具以及应用该模具的注塑成型方法,尤其指用于双色一次成型的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许多产品都采用两种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材质的塑料,如透明材料与不透明材料结合,红白双色的产品。对于这种多物料或多色的塑件,在成型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使用二次成型方法:两种塑胶材料分两次成型;产品从一套模具进行第一次注塑成型一种材料,出模取出后,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这种模塑工艺需要由2套模具完成,但不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使用这种方式成型的双色件粘结强度差,零件精度低,表面较为粗糙。同时其成型一个产品的周期较长,并且管理难度较高。
2.使用旋转模具一次成型:多种塑胶材料在一台专门的注塑机上注塑,分几次成型,需要使用一套旋转模具。旋转模具包含多组型腔与型芯,各个型腔的形状是不同的,分别成型1种材料产品,而型芯的形状完全一样。在注射第一种材料后,模具的前、后模以中心进行旋转,再进行第二种材料的注射。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漂亮。但是模具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并且模具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一次成型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方法,它可以实现使用一副模具完成多种塑料的注射成型,并且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色一次成型注塑模具由模具型腔与型芯构成模腔,使用一个可活动的分隔件将模腔分隔成两个部分,分隔的型芯部分使用镶块。该分隔件在合模时将模腔隔断,在注射一种材料后退出一段距离再进行第二种材料的注射。
在一模多腔的模具中,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模腔放置分隔件,或者多个模腔中分别放置分隔件。
分隔件可以放置在动模侧,并使用液压缸进行控制。
使用双色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加工双色塑件时需要使用一台双色注塑机,该注塑机有两个料筒,并有两个射嘴。双色一次注塑成型的步骤如下:
步骤1:关闭模具,并将分隔件推动到工作位置分隔模腔。
步骤2:用第一射嘴向分隔的模腔射入第一种塑胶材料。
步骤3:用第二射嘴向模腔射入第二种塑胶材料。
步骤4:关闭第一射嘴。
步骤5:将分隔件退后一个壁厚距离。
步骤6:关闭第二射嘴。
步骤7:进行保压冷却。
步骤8:开模,并顶出塑件。
也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1:关闭模具,并将分隔件推动到工作位置分隔模腔。
步骤2:用第一射嘴向分隔的模腔射入第一种塑胶材料,并进行冷却保压。
步骤3:将分隔件退后一个壁厚距离。
步骤4:用第二射嘴向模腔射入第二种塑胶材料,并进行冷却保压。
步骤5:开模,并顶出塑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进行双物料或者双色的塑料零件生产,在注塑成型时,由于分隔件的限制,第一次注射时将在限定的区域内。将分隔件退出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第二次注射的材料将直接粘合到第一次注射的已经成形的材料上,从而使两种材料结合为一个整体。由于第二次注射时,第一次注射的材料并未完全冷却,因而可以获得很高的结合强度。
使用本发明进行双色的塑料零件生产,只需要一副模具,并且可以一次成型,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可以保证质量和良好的产品外观。
本发明的模具结构简单,与普通注塑模具接近,而且无需在成型过程中进行旋转,因而模具的制造与维护相对简易,成本显著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注射第一种材料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注射第一种材料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注射第二种材料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注射第二种材料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双色一次成型注塑模具由模具型腔(1)与型芯(2)构成模腔,使用一个可活动的分隔件(4)将模腔分隔成两个部分,分隔件中的型芯部分做成镶块(3)。分隔件(4)位于动模侧,并且由液压缸(5)控制。
使用该模具进行注塑成型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关闭模具,并将分隔件(4)推动到与型腔(1)贴合的工作位置分隔模腔。
步骤2:用第一射嘴经浇口(11)向分隔的模腔射入第一种塑胶材料(61),并进行冷却保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