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4110.9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卞红雨;乔钢;张志刚;徐小卡;费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3/02 | 分类号: | H04B13/02;H04L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下 机器人 通信 转发 系统 | ||
1、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系统以水下机器人为工作载体,其组成包括:电子耐压舱(1)、收发合置换能器(9)、连接电子耐压舱(1)与收发合置换能器(9)的水密电缆(11)和连接电子耐压舱(1)与水下机器人(10)的水密电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子耐压舱(1)包括:信号处理板(2)、预调理电路板(7)和发射机(8);其中,信号处理板(2)、预调理电路板(7)与收发合置换能器(9)依次由电信号连接接收信号;信号处理板(2)、发射机(8)与收发合置换能器(9)依次由电信号连接发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信号处理板(2)包括:以ARM(3)为核心的嵌入式处理模块,以DSP(5)为核心的高速数据处理模块,以FPGA(4)核心的信号控制、数据缓冲模块和高性能低功耗内置A/D、D/A的Codec(6)模块;其中,FPGA(4)分别与ARM(3)、DSP(5)、Codec(6)由电信号互连;ARM(3)与DSP(5)由电信号互连;信号处理板(2)与水下机器人(10)的连接,具体通过ARM(3)与水下机器人(10)由电信号互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以ARM(3)为核心的嵌入式处理模块包括:FLASH1(11),SDRAM1(12),实时时钟芯片(13),以太网物理层芯片(14)和串口RS232芯片(15);其中,ARM(3)通过片上外部总线接口EBI与DSP(5)由电信号连接;通过片上外部总线接口EBI与FPGA(4)由电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以DSP(5)为核心的高速数据处理模块包括:FLASH2(16)和SDRAM2(17);其中,DSP(5)通过片上主机接口HPI与ARM(3)由电信号连接;DSP(5)通过片上外部存储器接口EMIF与FPGA(4)由电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以FPGA(4)核心的信号控制、数据缓冲模块除分别与ARM(3)、DSP(5)、Codec(6)由电信号数据互连外,还与信号处理板(2)上控制信号由电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高性能低功耗内置A/D、D/A的Codec(6)模块具体与预调理电路板(7)由电信号连接接收信号,与发射机(8)由电信号连接发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通信转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预调理电路板(7)包括:滤波器(18)和前置放大器(19);其中,Codec(6)、滤波器(18)和前置放大器(19)由电信号依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1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