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铜键合丝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7812.1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丁雨田;曹军;胡勇;许广济;寇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1/00 | 分类号: | B21C1/00;C22F1/08;C22B15/14;B22D27/04;C30B29/02;C30B1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 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铜键合丝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铜材料的加工制备。
背景技术
引线键合以工艺实现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多种封装形式而在芯片连接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目前所有封装管脚的90%以上都采用引线键合连接。铜键合丝与金丝、铝丝相比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低的金属间化合物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芯片频率和可靠性,适应了低成本、细间距、高引出端元器件封装的发展。此外晶片铝金属化向铜金属化的转变,使得对于高速器件的新型封装设计来说,选择短铜丝键合并且间距小于50μm的铜焊区将在封装市场上成为倒装焊接工艺强有力的竟争对手。并且通过采用新工艺如新型EFO(Electronic flame off)电子灭火、OP2(Oxidation prevention process)抗氧化工艺和MRP(Modulus Reduction Process)降低模量工艺的改进后,使铜丝键合比金丝键合更牢固、更稳定,尤其在大批量的高引出端、细间距、小焊区的IC封装工艺中,成为替代金丝的最佳键合材料。但对于铜键合丝的坯料无氧铜杆,由于其内部组织中存在大量晶界,在拉制超细微丝时,在晶界会出现断裂,将其加工至0.03mm以下且保证具有良好的性能一致性将存在较多困难。因此,晶界问题成为妨害铜材电学性能及键合丝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铜键合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单晶铜键合丝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单晶铜键合丝的原材料为铜,其步骤为:
A、采用真空度为10-2~10-4MPa高真空炉将纯度高于99.995%高纯铜熔化,升温到1100~1180℃,精炼60~120分钟,整个熔炼过程采用纯度为过于99.99%高纯氩气保护,并采用定向凝固方式拉制4~8mm单晶铜杆;
B、将拉制成的高纯度单晶铜杆冷加工至0.95~1.102mm,每道次拉拔加工率为15~25%,拉拔速度控制在40~60m/min;然后分为47~70个道次,采用每道次加工率为7.59~17.82%将单晶铜杆拉制0.020~0.05mm;拉制速度为400~600m/min;0.5mm以上模具表面粗糙度Ra为0.025,0.5mm以下模具表面粗糙度Ra高于0.025;保持拉丝塔轮、导向轮、收线盘等部件高度光洁,表面粗糙度Ra高于0.025;拉丝润滑剂采用水溶性润滑剂,浓度为0.4~0.8%,拉丝时温度为35~45℃;
C、将上步骤拉制成的单晶铜键合丝表面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清洗介质采用无水酒精,超声波功率40~80W,频率20~40KHz;
D、将清洗后的单晶铜键合丝在退火复绕设备上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过程中采用H2+Ar2保护,其热处理温度为410~425℃,热处理时间为0.7~2.0s,保护气体流量为H20.3~0.6L/min、Ar20.4~0.65L/min;退火复绕时的张力为0.6~2.8g;
E、将热处理后的单晶铜键合丝采用真空吸塑包装,真空度为10-3~10-4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单晶铜键合丝及其制备工艺,其采用的纯度高于99.995%高纯单晶铜杆作为坯料,并采用真空熔炼氩气保护热型连铸设备进行单晶铜杆生产。单晶铜材具有致密的凝固组织,消除了横向晶界,避免了缩孔、气孔等铸造缺陷,使得其塑性加工性能、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等都明显高于普通无氧铜,克服了传统铜线拉丝加工的断头多、质量低和生产率低的缺点,能够制备出线径小至0.015mm,高强度、高延伸率、性能稳定的电子封装用键合丝。
该键合丝用于高集成度和小型化IC元器件键合引线,还可用于大功率分离器件的引线键合,并且可代替键合金丝用于一般电子元器件的引线键合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单晶铜键合丝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①采用高真空炉(真空度达到10-2~10-4MPa)将高纯铜(纯度为99.995%)熔化,而后升温1100℃,精炼60分钟,整个熔炼过程采用高纯氩气(99.9%)保护,采用定向凝固方式拉制8mm单晶铜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夹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抗溃散的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