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内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938.1 | 申请日: | 200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翔宇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B5/16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雨湖区创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4111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模,尤其是一种用于钢筋砼中的组合内模。
背景技术
钢筋砼空心板结构由于可以降低结构层高度和建筑物的层高、且板底平整使用性能优,可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功能,因而在工程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钢筋砼空心板由内置的内模抽空砼,形成空心板。因而必须在钢筋砼浇注前设置内模,施工中要用钢筋或铁丝固定,施工工效低、辅助用料大、内模定位不准确,所制造的空心板内部结构不规则、物理性能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490247Y公开的“无柱帽混凝土板柱结构”,内模采用盒形空腔,用以抽空砼形成空心楼盖;公开号CN1349029A公开的“一种钢筋砼管状空心楼板”,其制造方法是在砼板中设置空心管;公开号CN1278576A公开的“现浇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空心楼盖结构,采用芯模形成空心楼盖。公开号CN2804222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楼板中采用空心构件框和钢筋砼预制构件盖拼装的预制单元,以形成密肋楼板。上述公开文献所述钢筋砼空心板都是通过在砼中设置单个内模,单个内模在安装中很难准确定位,每一个内模的位置以及内模之间的相对位置都会因人工的操作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内模排列不规则,使得空心板内部结构不规则,物理性能不均匀不可靠,很难形成双向受力板,因而结构的受力性能差。由此可知现有的内模及钢筋砼空心板的施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内模的安装不方便,施工工效低;二是内模定位不准,内模的位置因施工原因变化大;三是空心板物理性能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内模,它使空心楼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改善,它既可提高安装工效,又可确保组合内模准确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组合内模,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通过连接构件有规则地组合连接成平面结构或空间结构。
为了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所述平面结构包括单列式平面结构、矩阵式平面结构和梅花式平面结构。
所述模块为实心块体或空心块体或实心柱体或空心柱体。
所述模块的连接包括贯穿连接、附着连接、包覆连接和绑扎连接。
所述包覆连接是采用套环框箍模块。
所述套环的形状包括封闭环形和开口环形,其上设有夹持连接构件的开口或通孔。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直线型连接构件和曲线型连接构件。
所述连接构件设有与模板或钢筋连接的定位支架。
本实用新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通过连接构件有规则地组合连接成平面结构或空间结构,并采用安装模板和钢筋、放线、放置组合内模、绑扎连接构件、或安装定位支架的施工步骤,克服了现有内模定位不准确、空心板内部结构不均匀、结构的受力性能差、施工工效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是组合内模安装方便,施工工效高。组合内模可直接绑扎在钢筋砼板中钢筋上,或通过定位支架直接装卡在钢筋上或模板上,安装方便,施工工效高;组合内模由多个模块组成,安装工效自然成倍地提高,安装中只需将组合内模的连接构件与钢筋或模板连接,安装中不需另设安装钢筋,省工省料。
其二是组合内模定位准确。现有的内模都不能准确定位,施工误差很大,导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不均匀,不同方向不同位置差异性很大,组合内模通过连接构件把多个单独的模块连为一体,组合内模中各个模块的相对位置通过连接构件固定,其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因安装的原因而影响,组合内模通过连接构件与钢筋或模板连为一体,各个组合内模的相对位置也是固定的,因此钢筋砼空心板中的所有模块的位置都能准确定位。
其三是明显改善钢筋砼空心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由于所有模块都能按设计要求准确定位,板中的空心部分和砼暗肋都能按设计要求准确形成,模块位置和模块相对位置的施工误差很小,既可形成单向板结构又可形成双向板结构,可明显改善现有钢筋砼空心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由于钢筋混凝土板中内置模块而形成空心结构,因而钢筋混凝土板具有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组合内模所形成空心板内部结构不存在相对薄弱位置和缺陷,在提高结构安全性基础上其保温隔热隔声性能进一步改善。
可广泛应用于房屋楼板、墙板的钢筋砼中,也可用于桥梁、坝体、地下结构的钢筋砼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矩阵式平面结构组合内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梅花式平面结构组合内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间结构组合内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列式平面结构组合内模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翔宇,未经李翔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