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造型双功率镇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3101.0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康;庾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华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0 | 分类号: | H01F38/10;H05B41/2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型 功率 镇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镇流器,尤其指一种用于高压气体放电灯(HID)的镇流器,广泛应用于光源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道路照明大多采用大功率高压气体放电灯(HID)作为光源,而现有技术中,高压气体放电灯(HID)中普遍采用传统的HID镇流器结构配上电子触发器得以实现。由于厂家所生产的HID镇流器不具有调节灯具功率的作用,在灯具点亮使用过程中始终都保持足功率,对于用电量占总发电量13%左右的照明用电而言消耗了大量的电能,特别对大多数中、小城市中的路灯而言,在后半夜人流较少时仍保持足功率使用,大大的浪费了国家的电力能源。同时,还会缩短镇流器和放电灯的使用寿命,以致增加不必要的维护费用。因此,如何针对现有技术中放电灯的不能根据需要降低功率的缺陷进行有效、方便的改造,已成为人们迫切寻求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造型双功率镇流器,其在使用中可按需要自动降低电路中灯具的功率,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造型双功率镇流器,它包括带铁芯的第一电感线圈、第二电感线圈和电子转换器,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在连接电路中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
当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与所述的第一电感线圈相串联;
当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被短路;
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相互转换。
所述的电子转换器有四个引脚A、B、C、D,所述的第一电感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的引脚A与电网相线L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感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的引脚D相连接且与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的的引脚C相连接,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的引脚B与电网中心线N相连接。
所述的电子转换器包括电子计时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K,所述的电子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驱动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继电器K的线圈形成回路,所述的继电器K的触点与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并联后与所述的第一电感线圈相串联。
所述的电子计时器由单片机构成,其输入端口1为电源端,输入端口2作为计时触发输入端,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的引脚A经电阻R7、R6接输入端口2,端口3和4接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的引脚B,输出端口6作为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的驱动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1、二极管D1、限流电阻R1和R10、电容C1和稳压管D7组成。
所述的三极管Q1构成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基极b作为输入控制端与所述的单片机IC输出端口6相连接,集电极c作为输出端与所述的继电器K的线圈构成回路,发射极e与所述的电子转换器的引脚B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增加了第二电感线圈和用于控制第二电感线圈的工作状态的电子转换器,使得电路中的高压气体灯能够定时自动的降低功率,大大降低了能耗,且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中的带第一电感线圈的镇流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应用时只要增加第二电感线圈和电子转换器即可,不必拆除第一电感线圈。这样,第一电感线圈既能得以利用,同时也免去了拆除的人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与灯泡相连后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镇流器与灯泡相连后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电子转换器的电气原理图;
其中:1、第一电感线圈;2、第二电感线圈;3、电子转换器;4、触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改造型双功率镇流器,它包括带铁芯的第一电感线圈1、第二电感线圈2和电子转换器3,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2在连接电路中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
当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2与所述的第一电感线圈1相串联;
当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2被短路;
所述的电子转换器3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电感线圈2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相互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华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华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