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0653.0 | 申请日: | 200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存厚;蔡胜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2 | 分类号: | G03B13/32;H04N5/23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自动 对焦 方法 | ||
1、一种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由一实时自动对焦系统的一对焦环境判断单元,以判断对焦环境是否改变;
(b)若对焦环境没有改变,则继续取景并回到步骤(a);若对焦环境有改变,则启动一计数器,并设定N=0;
(c)由该实时自动对焦系统的传感器所得到的画面,以计算出对比值;
(d)由该计数器,记录循环次数等于1(N+1);
(e)判断该循环次数是否大于所预定的总循环次数;
(f)若为是,则继续取景并回到步骤(a);若为否,则由该实时自动对焦系统的传感器所得到的画面,以计算出另一对比值;
(g)将该另一对比值与前一次的对比值做比较,以判断该另一对比值是否大于前一次的对比值;
(h)若为是,则令一镜头向某一方向移动;或者,若为否,则令该镜头向另一方向移动;
(i)由该计数器,记录该循环次数等于上次循环次数加1;以及
(j)重复步骤(e)~(i)的循环,直到该循环次数大于所预定的总循环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通过一马达进行带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用以计算完成几次循环的计数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焦环境判断单元包括一自动曝光单元及一自动白平衡单元。
5、一种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由一实时自动对焦系统的一对焦环境判断单元,以判断对焦环境是否改变;
(b)若为否,则进行取景动作并回到步骤(a);若为是,则由该实时自动对焦系统的传感器所得到的画面,以计算出一对比值;
(c)重复所述步骤(a)和(b)而计算出另一对比值,将所述一对比值与所述另一对比值做比较,以判断所述另一对比值是否大于所述一对比值;
(d)若为是,则令一镜头向某一方向移动;或者,若为否,则令该镜头向另一方向移动;以及
(e)重复步骤(b)~(d)的循环,直到循环数达到所预定的总循环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镜头通过一马达进行带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用以计算完成几次循环的计数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时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焦环境判断单元包括一自动曝光单元及一自动白平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06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复文档检测及表示功能
- 下一篇:形成双金属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