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8832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储能逆变器系统及储能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CN201510945816.6在审
  • 蒲延洲;姜传彦;王利军;张明亮;姜威威;马斌 - 大连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5-12-16 - 2016-04-06 - H02J3/3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系统及储能逆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储能逆变器系统与电网和交流供电系统电性连接,包括储能电池、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的第一变压器、串接在储能电池和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的逆变器、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的第二变压器、开关、不间断电源及逆变器控制电路,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接于电网,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并联,开关串接在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和交流供电系统之间,不间断电源串接在逆变器控制电路与交流供电系统之间,该储能逆变器系统仅通过一个小容量的不间断电源即可带动整个储能逆变器系统长时间运行,节省了储能逆变器系统的成本,提高了储能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
  • 逆变器系统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主动热管理系统-CN202211510866.8在审
  • 闫浩;杨嘉诚;曾凡桂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2-11-29 - 2023-03-14 - H02P21/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主动热管理系统,属于电机驱动及电力电子领域,包括两套逆变器、转速控制比例‑积分单元和电流决策单元;两套逆变器均对应有电流控制比例‑积分环节、坐标变换单元、失效概率计算单元该系统不仅将逆变器实时温度信息作为变量,还将离线的逆变器寿命信息、逆变器系统失效概率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到热管理控制算法中,使得控制系统不仅根据实时的逆变器温度信息调整两套绕组电流大小,还将失效风险等预测性信息引入到控制系统中,达到从根源上防范逆变器系统过热的目的,真正实现主动意义地热管理,而非被动地调整逆变器温度。
  •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逆变器主动管理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逆变器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CN201710311656.9在审
  • 程军照;王文玺;黄梅;刘宝林;冯磊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5-05 - 2017-07-14 - H02J3/38
  • 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并联逆变器系统中每台逆变器的额定容量和并联逆变器系统总负荷功率因数角,根据额定容量和总负荷功率因数角为每台逆变器确定相应的虚拟阻抗和下垂系数,根据下垂系数确定每台逆变器的相角,随后为每台逆变器设置相同的电压幅值,根据电压值、虚拟阻抗、相角以及逆变器输出电流确定指令电压,然后控制每台逆变器根据相应的指令电压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本发明通过综合逆变器的额定容量和并联逆变器系统总负荷功率因数角确定虚拟阻抗和下垂系数来实现逆变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优化逆变器的控制效果,以减小电压偏差,从而保障逆变器输出电能质量以及用户设备或电器的正常运行
  • 一种逆变器并联运行优化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复合控制的多源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CN202011245350.6有效
  • 赵涛;张成;朱爱华;曹芸凯;陈静 - 南京工程学院
  • 2020-11-10 - 2023-05-05 - H02J3/0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复合控制的多源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包括LCL滤波器、光伏系统、储能系统、本地负载和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通过储能系统和光伏系统混合提供直流电;并网逆变器采用双环控制策略,双环控制策略包括并网内环控制和外环控制,并网内环控制包括H∞控制和电压前馈控制,外环控制为PQ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采用有源阻尼的控制策略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并网逆变器在传输功率的同时抑制本地负载谐波。本发明进一步降低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稳态误差,同时逆变器使用多直流源进行供电,在光伏系统的外界环境变化时,也能减弱光伏系统逆变器的影响,提高逆变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的改善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
  • 一种基于复合控制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
  • [发明专利]逆变器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CN202311099642.7在审
  • 魏春光;王克振;戴冬明 - 传麒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8-30 - 2023-09-29 - G01R31/00
  •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逆变器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逆变器基础信息统计、逆变器输出性能测试、逆变器转换性能测试、逆变器兼容性能测试、逆变器测试结果反馈提示,本发明通过自动化测试系统自动执行测试过程,提供实时监测逆变器的性能和行为,进行异常检测和故障诊断,提高测试效率,加快逆变器开发和生产周期,同时自动化测试系统具有灵活的配置和参数设置,能准确执行测试步骤和参数设置,消除了人工操作可能引入的误差,对逆变器进行精准测试,保障了逆变器的生产质量,减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力系统出现的不稳定现象,有助于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 逆变器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及其主逆变器-CN202310871322.2在审
  • 方敏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14 - 2023-10-13 - H02M1/32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及其主逆变器,当判定主逆变器发生故障时,根据每个从逆变器的设备状态,从各个从逆变器中确定未发生故障的多个目标从逆变器;其中,各个从逆变器与主逆变器属于同一个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根据每个目标从逆变器的降额功率信息,从各个目标从逆变器中确定满足主机切换规则的待切换从逆变器;其中,目标从逆变器的降额功率信息包括目标从逆变器进行降额操作后的降额运行功率;将待切换从逆变器切换为主逆变器,并控制切换后的主逆变器向各个目标从逆变器发送同步时钟信号参考电流信号。
  • 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及其
  • [发明专利]储能逆变器离网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CN201610551937.7有效
  • 曹伟;洪婷婷;余勇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7-13 - 2018-12-28 - H02J1/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离网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主储能逆变器按照给定的运行电流值运行;检测主储能逆变器和从储能逆变器的直流电压值;根据主储能逆变器的运行电流值以及主储能逆变器和从储能逆变器之间的直流电压差值,确定从储能逆变器的运行电流值;控制从储能逆变器按照确定出的运行电流值运行。基于本发明公开的控制方法,随着各蓄电池放电过程的进行,储能逆变器离网并联系统中各蓄电池的电压逐渐接近,从而减小各储能逆变器之间的共模电压,减小各储能逆变器之间的共模环流,当各蓄电池的电压相同时,能够消除各储能逆变器之间的共模环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储能逆变器离网并联系统的控制装置。
  • 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的IV曲线扫描方法-CN202180094109.4在审
  • 徐志武;徐嘉隆;郭海滨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2021-02-26 - 2023-10-20 - H02S50/1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的I V曲线扫描方法,该供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逆变器,至少两个逆变器包括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第一逆变器在第一逆变器的I V曲线扫描开始时间开始对与其相连的组串进行I V曲线扫描,第二逆变器在第二逆变器的I V曲线扫描开始时间开始对与其相连的组串进行I V曲线扫描,第一逆变器的I V曲线扫描开始时间与第二逆变器的I V曲线扫描开始时间互不相同,并且,第一逆变器的I V曲线扫描开始时间与第二逆变器的I V曲线扫描开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I V曲线扫描周期。采用本申请,可减少I V曲线扫描期间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进而提高供电系统在I V曲线扫描过程中的系统稳定性,适用性强。
  • 一种供电系统iv曲线扫描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