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33685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二次电池-CN201510203117.4有效
  • 梅原将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01-28 - 2019-08-16 - H01M4/04
  • 一种二次电池(100),具备正极(221)、和涂敷于正极(221)的至少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而且,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被配置为与正极(221)相对的负极(241)、和涂敷于负极(241)的至少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另外,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形成有以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或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至少一方(在此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方式层叠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粒子而成的多孔质的绝缘层(245)。
  • 二次电池
  • [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和电极片的切断装置-CN201180066156.4有效
  • 梅原将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1-01-28 - 2013-10-02 - H01M4/13
  • 一种二次电池(100),具备正极(221)、和涂敷于正极(221)的至少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而且,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被配置为与正极(221)相对的负极(241)、和涂敷于负极(241)的至少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另外,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形成有以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或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至少一方(在此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方式层叠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粒子而成的多孔质的绝缘层(245)。
  • 二次电池电极切断装置
  • [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组-CN202080079957.3在审
  • 堀江英明;工藤峻;草野亮介;都藤靖泰 - APB株式会社
  • 2020-11-18 - 2022-07-08 - H01M4/64
  • 锂离子电池组具有2个以上的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含依次层叠正极、正极活性物质层、隔膜、负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而成的层叠单元,电池组中,层叠了一个单电池和另一个单电池,以使一个单电池的正极与另一个单电池的负极接触,正极由包含聚烯烃树脂(A1)及导电性碳填料(B1)的导电性树脂层构成,负极由2种以上的导电层构成,负极的导电层中,配置在外侧的导电层包含聚烯烃树脂(A1)及导电性碳填料(B1)。
  • 锂离子电池组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680058905.1有效
  • 田中树惠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6-10-06 - 2021-01-12 - H01M10/058
  • 通过如下方式,能够缩短该蓄电元件的制造时间:该蓄电元件将负极和正极介由隔离件层叠,所述负极负极箔上具有负极合剂层和沿着所述负极箔的一边的负极合剂层非形成部,所述正极在正极箔上具有正极合剂层和沿着所述正极箔的一边的正极合剂层非形成部,所述隔离件在与所述正极对置的表面具有绝缘层,所述负极合剂层非形成部和所述正极合剂层非形成部彼此向相反方向配置,所述负极合剂层非形成部的一部分与负极连接,所述正极合剂层非形成部的一部分与正极连接,所述负极侧的所述隔离件的端部S1比所述负极侧的所述正极合剂层的端部P1突出,所述正极侧的所述隔离件的端部S2比所述正极侧的所述正极合剂层的端部P2突出,从所述正极合剂层的端部P2
  • 元件
  • [发明专利]镍氢二次电池-CN201410451767.6有效
  • 李超 - 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 2014-09-05 - 2020-02-07 - H01M10/3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氢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电解液及电池壳,所述电极组是将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第二隔膜按照该顺序层叠并卷绕到卷芯上而成的电极组,所述负极片由第一负极片和第二负极片层叠而成,所述第一负极片包含第一负极和形成在所述第一负极的两面上的第一负极材料层,所述第二负极片包含第二负极和形成在所述第二负极的两面上的第二负极材料层。根据本发明,能容易地将各种负极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且负极活性物质的组合容易实现变更、负极材料的浪费少、设计性强,还能容易地提高镍氢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 二次电池
  • [实用新型]镍氢二次电池-CN201420512695.7有效
  • 李超 - 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 2014-09-05 - 2015-01-28 - H01M10/3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镍氢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电解液及电池壳,所述电极组是将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第二隔膜按照该顺序层叠并卷绕到卷芯上而成的电极组,所述负极片由第一负极片和第二负极片层叠而成,所述第一负极片包含第一负极和形成在所述第一负极的两面上的第一负极材料层,所述第二负极片包含第二负极和形成在所述第二负极的两面上的第二负极材料层。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容易地将各种负极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且负极活性物质的组合容易实现变更、负极材料的浪费少、设计性强,还能容易地提高镍氢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 二次电池
  • [发明专利]电池结构-CN201910212806.X有效
  • 樱井敦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3-20 - 2022-05-03 - H01M50/52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多个电极彼此串联连接而成的小型且低成本的电池结构。本发明的电池结构(1)是将分别具有正极部(21A)、正极部(21B)及负极部(22A)、负极部(22B)的多个电极(2A)、电极(2B)收纳在一个导电性的容器(10)、容器(11)中而成,且通过将第一电极(2A)的负极部(22A)及第二电极(2B)的正极部(21B)连接于容器(11),而将第一电极(2A)与第二电极(2B)串联连接。
  • 电池结构
  • [发明专利]层叠电池-CN201810130966.5有效
  • 长谷川元;松下祐贵;立石满;戎崎英世;西村英晃;奥畑佑介;滨重规;尾濑德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8-02-09 - 2021-05-14 - H01M10/058
  • 一种层叠电池,将至少1个短路电流分散体与多个发电元件层叠而成,在短路电流分散体中层叠有第1层、第2层及设置于第1层与第2层之间的绝缘层,在发电元件中层叠有正极层、正极材料层、电解质层、负极材料层及负极层,第1层与正极连接,第2层与负极连接,多个发电元件彼此并联地电连接,与发电元件接近的短路电流分散体在第1层与绝缘层之间及第2层与绝缘层之间中的至少一方具备
  • 层叠电池
  • [发明专利]二次电池-CN202010078460.1在审
  • 清水航;大田正弘;锄柄宜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0-02-03 - 2020-08-11 - H01M10/0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即使在压制成形时的高的表面压力、之后的高约束压力作用下也不易产生裂纹、缺口、变形,能够形成可靠性高的层叠。本发明的固体电池包括:负极层片,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负极彼此通过折弯连接部而部分地相连的负极片的各负极上,层叠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成;正极层片,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正极彼此通过折弯连接部而部分地相连的正极用片的各正极上,层叠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成;以及固体电解质体,以从两面侧夹着负极层片的方式配设。将负极层片、正极层片和固体电解质体在折弯连接部折弯而配设成大致蜿蜒状,依次层叠而构成一化的固体电池层叠
  • 二次电池
  • [发明专利]全固态电池-CN202310310900.5在审
  • 圷重光;小山重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3-27 - 2023-10-17 - H01M10/0585
  • 全固态电池具备电极层叠和收容电极层叠的外装膜,电极层叠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层叠,其以层叠两端最表面成为负极层的方式层叠;以及第二电极层叠,其以层叠两端最表面成为正极层的方式层叠,负极层的第一负极收束与正极层的第一正极收束串联连接,外装膜具有内侧树脂层、金属层、以及外侧树脂层,在第一负极收束与第一正极收束串联连接的、电极层叠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设置有将第一负极收束及第一正极收束与金属层连接的第一内部连接部。
  • 固态电池
  • [发明专利]负极和电池-CN202211111138.X在审
  • 堀川大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22-09-13 - 2023-03-24 - H01M4/36
  • 作为课题,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容量保持率良好的负极。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下述负极来解决所述课题。所述负极是具有负极和配置于所述负极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含有Li复合体的Li复合体层,所述Li复合体包含Li元素和掺杂元素,在所述Li复合体层中,将与所述负极侧相反侧的第1表面中的所述掺杂元素的浓度记为C1,将所述负极侧的第2表面中的所述掺杂元素的浓度记为C2的情况下,所述C
  • 负极电池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