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9485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光学薄膜、偏振器和液晶显示装置-CN02107363.5无效
  • 矢野周治;梅本清司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2002-03-15 - 2002-10-23 - G02F1/1335
  • 一种光学薄膜,其由折射率随光波长而变化的双折射薄膜A和与双折射薄膜A相比折射率随光波长变化的更大的双折射薄膜B叠合而成,其中双折射薄膜A和B相互叠合并使两者的慢轴相互正交。其条件是,双折射薄膜A和B相互结合,使得当Re=(nx-ny)d和Nz=(nx-nz)/(nx-ny)时双折射薄膜A的Re大于双折射薄膜B的Re,且双折射薄膜A和B的Nz之和在0.7到1.3的范围内。其中,nz是指各双折射薄膜A和B沿Z轴方向的折射率,Z轴方向是指双折射薄膜的厚度方向;nx是指双折射薄膜沿X轴方向的折射率,X轴方向是指在正交于Z轴的平面内最大折射率的方向;ny是指双折射薄膜沿Y轴方向的折射率,Y轴方向是指同时正交于X轴和Z轴的方向;d是指双折射薄膜的厚度。
  • 光学薄膜偏振液晶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CN202080069154.X在审
  • 井上雅文;春田雅幸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2020-09-23 - 2022-05-10 - B29C48/08
  • 关于经薄壁化的长度方向为主收缩方向的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被卷绕而成的薄膜卷,为了减少卷芯部的褶皱的产生,形成下述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卷,其是主收缩方向为长度方向、在90℃热水中处理10秒钟后的薄膜主收缩方向的收缩率为40%以上的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被卷绕于纸管而成的薄膜卷,该热收缩性聚酯薄膜及该薄膜卷中,满足下述要件(1)~(7)。(1)薄膜卷长为1000m以上且30000m以下;(2)薄膜宽度为50mm以上且1500mm以下;(3)薄膜厚度为5μm以上且30μm以下;(4)薄膜卷表层部的薄膜宽度方向整个宽度的厚度不均为20%以下;(5)前述纸管为内径3英寸的纸管,从薄膜卷将薄膜去除后的宽度方向的纸管的间隙差为0.5mm以下,并且去除薄膜后的纸管的扁平耐压强度为1700N/100mm以上;(6)薄膜卷表层部的宽度方向的卷硬度的平均值为500以上且850以下;(7)使薄膜在温度40℃、相对湿度85%的气氛下经过28天后的长度方向的自然收缩率为2.0%以下。
  • 收缩聚酯薄膜
  • [发明专利]压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压力传感器-CN201810490183.8有效
  • 陈鲁倬;张薇;孙凌沁 - 福建师范大学
  • 2018-05-21 - 2020-11-06 - G01L1/18
  •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S110,提供一弹性薄膜和一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S120,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拉伸所述弹性薄膜,使得所述弹性薄膜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伸长;S130,将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转移至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伸长后的所述弹性薄膜;S140,释放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伸长后的所述弹性薄膜,使得伸长后的所述弹性薄膜收缩,使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产生褶皱结构。
  • 压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
  • [发明专利]方向性扩散薄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方向性扩散薄膜的制造方法-CN200910130168.3无效
  • 方滨;山田敦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2009-03-27 - 2009-09-30 - G02B5/02
  • 本发明涉及方向性扩散薄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方向性扩散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工艺提供在液晶装置中能够兼顾在广视角范围下具有良好对比率的广视角化和高对比度化的方向性扩散薄膜。所述方向性扩散薄膜是扩散特性根据入射角不同而不同的方向性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薄膜的法线方向,下述扩散轴方向在20~50°的范围内,下述扩散半值角为20°以上且低于90°,扩散轴方向:对薄膜进行光照射时得到最强扩散光的光照射方向;扩散半值角:在包含方向性扩散薄膜的法线方向和扩散轴方向的面A中,以与方向性扩散薄膜的法线方向成30°的入射角入射准直光时,所述面A中的扩散光的出射强度为峰值强度的50%时的扩散角度。
  • 方向性扩散薄膜偏振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薄膜平整工艺-CN202110417162.5有效
  • 许砚君 - 青岛华泓星塑胶有限公司
  • 2021-04-19 - 2023-03-24 - B65H23/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平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竖向平整工序,用于初次平整,对成型后的薄膜沿竖直方向运行时进行平整;(2)摆动平整工序,用于二次平整,对薄膜沿水平方向摆动时进行平整;(3)斜向平整工序,用于再次平整,对薄膜沿倾斜方向运行时进行平整;(4)横向平整工序,用于最后平整,对薄膜沿水平方向运行时进行平整。本发明的优点是:对薄膜在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倾斜方向上均进行了综合平整,且每一工序中始终与薄膜的表面贴合,对薄膜进行有效的压平,保证薄膜的平整度,提高了收卷效率。
  • 一种薄膜平整工艺
  • [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及薄膜双向拉伸生产系统-CN202121710539.8有效
  • 章贵友;姚奇 - 广州爱科琪盛塑料有限公司
  • 2021-07-26 - 2022-02-01 - B29C55/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薄膜的第二输送通道、用于沿第一拉伸方向拉伸第一输送通道内的薄膜的第一拉伸机构、用于沿第二拉伸方向拉伸第二输送通道内的薄膜的第二拉伸机构;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连通;第一拉伸方向垂直与薄膜的移动方向并平行于薄膜,第二拉伸方向薄膜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二拉伸机构包括多个沿第二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并用于与薄膜接触的第一压辊和用于驱动多个第一压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器;在第二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多个第一压辊的转速依次增加。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薄膜双向拉伸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双向拉伸薄膜,属于薄膜加工的技术领域。
  • 一种薄膜双向拉伸装置生产系统
  • [发明专利]薄膜包裹货物堆的设备和方法-CN201010625276.0有效
  • F·R·米歇尔斯 - MSK包装系统有限公司
  • 2010-12-21 - 2011-09-14 - B65H20/34
  • 用于用薄膜包裹货物堆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薄膜薄膜储备、一个用于供给薄膜薄膜供给头和一个用于将薄膜覆盖在货物堆上的覆盖装置。薄膜能够从薄膜储备中输送到薄膜供给头。薄膜供给头能够沿薄膜的覆盖方向或者与薄膜的覆盖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薄膜储备和薄膜供给头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在薄膜供给头移动时接收薄膜薄膜存储装置。薄膜供给头和覆盖装置能够仅仅在两根竖直立柱上移动。
  • 薄膜包裹货物设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偏振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0810124190.2无效
  • 张继中 - 东南大学
  • 2008-06-17 - 2008-11-12 - G02B5/30
  • 可控偏振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特别是将高分子材料通过电纺技术制备出各向同性的网状纳米纤维薄膜,然后将该纳米纤维薄膜与液晶材料复合,并沿需要偏振的方向拉伸纳米纤维薄膜,使得纳米纤维沿拉伸方向取向并引导液晶沿拉伸方向取向,从而获得偏振方向可控的薄膜。该薄膜可以应用于显示及传感领域。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制备:A.首先制备无序的网状电纺纳米纤维薄膜;B.其次将液晶材料注入网状电纺纳米纤维薄膜而与其复合;C.将与液晶材料复合的网状纳米纤维薄膜沿需要取向的方向拉伸使得网状纳米纤维薄膜上纳米纤维沿拉伸方向取向并进而通过其表面诱导液晶材料沿纳米纤维取向方向排列而实现对光的偏振取向的控制
  • 一种可控偏振薄膜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DLC薄膜及其形成方法-CN200580029156.1无效
  • 松浦尚;织田一彦;后利彦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2005-07-06 - 2007-08-01 - G02B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学元件的功能并且可以容易地小型化或集成化的DLC薄膜、以及用于形成该DLC薄膜的方法。一种DLC薄膜的折射率在该DLC薄膜的至少一个宽度方向上从该DLC薄膜的中心O开始连续变化。更具体地说,一种DLC薄膜的折射率在该DLC薄膜的至少一个宽度方向上从该DLC薄膜的中心O开始连续减小,从而该DLC薄膜具有凸透镜的功能。一种DLC薄膜的折射率在该DLC薄膜至少一个宽度方向上从该DLC薄膜的中心开始连续增大,从而该DLC薄膜具有凹透镜的功能。一种DLC薄膜的折射率在厚度方向上连续变化。另外,一种用于形成DLC薄膜的方法包括:用能量束照射该DLC薄膜,从而所述DLC薄膜的折射率在该DLC薄膜的至少一个宽度方向上从该DLC薄膜的中心开始连续地改变和/或在所述DLC薄膜的厚度方向上连续地改变
  • dlc薄膜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薄膜粘附力测量系统-CN201110342244.4有效
  • 赵亚溥;王斌斌;王子千;左鹏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2011-11-02 - 2012-06-20 - G01N19/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粘附力测量系统,包括:薄膜粘附单元,用于粘附待测薄膜;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粘附在所述薄膜粘附单元上的薄膜的一端;移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夹持单元沿所述薄膜的长度方向和/或与所述薄膜表面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拉力测量单元,设置在所述夹持单元上,用于测量夹持单元夹持住所述待测薄膜一端并向预定方向将所述薄膜从所述薄膜粘附单元拉起的过程中,所述夹持单元受到所述薄膜的拉力。本发明通过移动单元控制夹持单元可沿薄膜的长度方向和与薄膜表面相垂直的方向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拉力测量单元测量夹持单元所受到的拉力,也就是薄膜粘附在薄膜粘附单元表面的粘附力,就能够实现在预定的路径上测量薄膜的粘附力
  • 一种薄膜粘附测量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