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37469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系统-CN201510772637.7在审
  • 张远;杨科;白井艳;徐建中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2015-11-12 - 2016-02-10 - F25B2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系统,包括燃煤单元,太阳单元,光伏风电联合单元,吸收式热泵单元,热量存储单元。该系统以传统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来源,可独立利用各单元实现单独供暖,亦可综合利用各单元实现联合供暖;利用吸收式热泵单元与其他单元的联合应用,系统可完成冷量供应;光伏风电联合单元可以实现用户对电量的需求该系统通过多种单元之间的集成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是一种高效、节能型系统
  • 一种多功能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系统-CN201520900844.1有效
  • 张远;杨科;白井艳;徐建中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2015-11-12 - 2016-08-03 - F25B29/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系统,包括燃煤单元,太阳单元,光伏风电联合单元,吸收式热泵单元,热量存储单元。该系统以传统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来源,可独立利用各单元实现单独供暖,亦可综合利用各单元实现联合供暖;利用吸收式热泵单元与其他单元的联合应用,系统可完成冷量供应;光伏风电联合单元可以实现用户对电量的需求该系统通过多种单元之间的集成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是一种高效、节能型系统
  • 一种多功能系统
  • [发明专利]太阳联合系统及其方法-CN201010263093.9有效
  • 方振雷;徐吉富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0-08-25 - 2011-02-02 - H02N6/0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联合系统及其方法,该太阳联合系统包括利用导热介质热耦合的光伏电热联用装置、热量提升装置和建筑装置,其中光伏电热联用装置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输给热量提升装置,热量提升装置提高导热介质的温度后将热量传输给建筑装置,并且建筑装置产生冷和热输出中的至少一种。该太阳联合系统可以提供多种能量输出,而且改善了太阳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和热利用效率。
  • 太阳能联合系统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333620.1在审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6-08 - 2015-09-30 - F01K11/02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压气机、锅炉、空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循环泵、热交换器和工作机构成空气-蒸汽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蒸发器、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第二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空气-蒸汽正向循环向工作机和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分别对外供热和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第二热交换器和吸收式逆向循环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333662.5在审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6-08 - 2015-11-11 - F02C6/18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压气机、燃烧室、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循环泵和热交换器构成燃气-蒸汽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膨胀机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燃气-蒸汽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330898.3在审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6-08 - 2015-11-04 - F01K11/02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压气机、锅炉和空气轮机构成空气轮机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膨胀机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空气轮机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297897.3有效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5-27 - 2019-01-04 - F01K23/08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压气机、燃烧室、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循环泵和热交换器构成燃气‑蒸汽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蒸发器、膨胀机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297896.9有效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5-27 - 2018-11-06 - F01K11/02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涡轮机、锅炉、冷凝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和回热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或、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冷却器对外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297512.3有效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5-27 - 2018-11-06 - F01K11/02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压气机、锅炉和空气轮机构成空气轮机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蒸发器、低温节流阀、第二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空气轮机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第二冷凝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297514.2有效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5-27 - 2019-01-04 - F01K11/02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压气机、锅炉、空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循环泵和热交换器构成空气‑蒸汽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蒸发器、低温节流阀、第二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空气‑蒸汽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分别通过第二冷凝器对外供热和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330916.8有效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6-08 - 2019-02-15 - F01K11/02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与热泵技术领域。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涡轮机、锅炉、热交换器和循环泵构成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低温热交换器和回热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发生器、第二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蒸汽动力装置正向循环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冷却器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 [发明专利]联合循环系统-CN201510297513.8有效
  • 李华玉 - 李华玉
  • 2015-05-27 - 2018-11-06 - F01K11/02
  • 本发明提供联合循环系统,属于热能利用、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主要由涡轮机、压缩机、低温节流阀、低温热交换器、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所组成,压缩机、蒸发器、低温节流阀和低温热交换器构成压缩式逆向循环系统,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构成吸收式逆向循环系统;涡轮机分别向压缩式逆向循环提供动力和向吸收式逆向循环提供驱动热负荷,压缩式逆向循环获取低温热负荷并通过蒸发器向吸收式逆向循环供热,吸收式逆向循环通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形成联合循环系统
  • 联合循环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