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3272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使密封电缆芯和端子改进的电连接的方法-CN201010287562.0有效
  • F·D·马尔陶茨 - 德尔菲技术公司
  • 2010-09-17 - 2011-04-20 - H01R43/04
  • 本发明涉及使密封电缆芯和端子改进的电连接的方法。一种在具有绝缘外套的电缆的导电芯部和端子周围形成密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芯部的引线,该引线延伸超过绝缘外套的轴向边缘;向引线上喷涂保形涂层;当保形涂层仍是湿的时候,将端子压接到电缆上,以将保形涂层从引线端子的邻接接触面之间移位,并利用保形涂层来覆盖和密封不与端子直接接触的引线的剩余部分,和使引线的剩余部分上面的保形涂层固化。
  • 密封电缆端子改进连接方法
  • [发明专利]电池单元以及电池组-CN201980010475.X有效
  • 山本刚正;小林由树 - 株式会社AESC日本
  • 2019-01-10 - 2023-08-29 - H01M50/543
  • 第1引线端子(210)具有第1端(212)以及第2端(214)。第2端(214)处于第1端(212)的相反侧。第1引线端子(210)位于使得第1引线端子(210)的第1端(212)与层叠体(100)的第1侧面(104a)对置的位置。第1引线端子(210)的第2端(214)相对于层叠体(100)的第1侧面(104a)倾斜地突出。第1引线端子(210)在第1端(212)与第2端(214)之间、更具体而言外装件(140)的外侧具有沿着第1引线端子(210)的长边方向的弯曲部(C)。
  • 电池单元以及电池组
  • [发明专利]连接装置-CN201210559942.4有效
  • 冈田规男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2-12-21 - 2013-06-26 - H01R13/6474
  • 引线端子(4)的一端与信号线路(2)的上表面连接,引线端子(5)的一端与接地导体(3)的上表面连接。柔性基板(6)具有引线端子(4、5)所贯通的绝缘层(7)、设于绝缘层(7)的第一主面且与引线端子(4)的另一端连接的信号线路(8)、和设于绝缘层(7)的第二主面且与引线端子(5)的另一端连接的接地导体(在引线端子(4)与引线端子(5)之间,金属块(10)的底面与接地导体(3)的上表面连接,金属块(10)的侧面与接地导体(9)连接。
  • 连接装置
  • [发明专利]表面安装型电子部件-CN200810125478.1有效
  • 川岛淳志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08-06-18 - 2008-12-31 - H01G2/06
  • 从壳体部件(4)的内部将引线端子(2)引出到与底面(4a)相同、或比其更接近搭载基板(11)的安装面(11a)的位置,作为与安装用连接盘(13)的连接部(12),并且使连接部远离壳体部件。而且,将引线端子的远离壳体部件而形成的连接部的前端部引入到壳体部件的内部。在与底面不同的位置将引线端子从壳体部件引出,在连接部处被弯曲加工成到达比底面更接近搭载基板的安装面的位置。使引线端子的连接部能够在高度方向变位。用绝缘性树脂对构成所述电子部件元件的元件主体及元件主体与引线端子的连接位置进行被覆。由此提供一种引线端子与安装用连接盘的焊接强度大,引线端子与搭载基板上的电极之间的接合状态的辨认性出色的表面安装型电子部件。
  • 表面安装电子部件
  • [发明专利]发光装置以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CN201010246787.1无效
  • 根本隆弘;幡俊雄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0-08-04 - 2011-03-30 - H01L33/48
  • 发光装置(1)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片(2);第一引线端子(10),其形成有包括发光二极管芯片(2)的安装区域的底部(13),并且连续地形成有与底部(13)相连的侧壁(14),该侧壁(14)的内表面成为从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装置(1)还包括:第二引线端子(20),其与第一引线端子(10)相隔离。另外,发光装置(1)还包括:树脂部(3),其支承第一引线端子(10)以及第二引线端子(20),并形成有使第二引线端子(20)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引线端子(10)的安装区域露出的腔体(6)。
  • 发光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端子引线焊接设备-CN202022856902.9有效
  • 宿金来 - 青岛汇金行工贸有限公司
  • 2020-12-02 - 2021-11-16 - B23K37/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端子引线焊接设备,包括底板,加热箱,引线夹持装置,端子夹持装置,所述底板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底板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主顶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加热箱左右两端与所述固定块相连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安装有引线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部安装有端子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引线夹持装置把引线夹紧,端子夹持装置把端子夹紧,然后把引线夹持装置与端子夹持装置移动定位到焊接位置,最后将引线端子焊接。
  • 一种汽车端子引线焊接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三角立体干式变压器的高压Y接法引线结构-CN202123079979.0有效
  • 吴泉 - 江西应创电气有限公司
  • 2021-12-09 - 2022-07-05 - H01F27/29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角立体干式变压器的高压Y接法引线结构,所述的“Y”接法是用引线将末尾端子相连,具体为:A相高压线圈的端子X’与C相高压线圈的端子Z’相连;B相高压线圈的端子Y’与C相高压线圈的末端所述的A0输出端子从首端A用A高压连接引线引出,B0输出端子从首端B用B高压连接引线引出。所述的C0输出端子从首端C用C1高压连接引线引出,再通过C2高压连接引线引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得整个引线结构十分整洁,使得三相绕向一致,具有安全、美观、简洁大方、安全可靠的优点。
  • 一种三角立体变压器高压引线结构
  • [发明专利]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CN200510116562.3无效
  • 中岛雄二;梶健二 - 株式会社东芝
  • 2005-09-14 - 2006-04-05 - H01R12/16
  • 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第一引线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体,该第一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一接线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引线端子的第二连接器体,该第二引线端子焊接于第二接线板上;螺钉部件;以及可啮合于该螺钉部件的紧固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体彼此啮合而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引线端子和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将所述第一接线板和所述第二接线板电连接。
  • 连接器具有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连接可靠的耐高温NTC温度传感器-CN202022034095.2有效
  • 周惠明;丁秋华 - 常州市惠昌传感器有限公司
  • 2020-09-17 - 2021-04-16 - G01K7/22
  • NTC温度传感器,包括NTC热敏电阻、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NTC热敏电阻两端引出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一导线之间采用第一铆接端子铆接,所述第二引线和第二导线之间采用第二铆接端子铆接;所述第一导线超出第一铆接端子端部并与第一引线接触,所述第二导线超出第二铆接端子端部并与第二引线接触;超出第一铆接端子端部的第一导线与第一引线采用点焊连接形成第一焊点,超出第二铆接端子端部的第二导线与第二引线采用点焊连接形成第二焊点。该种温度传感器的NTC热敏电阻引线和导线之间通过铆接端子和点焊连接双重连接,连接可靠,避免NTC温度传感器使用时失灵。
  • 连接可靠耐高温ntc温度传感器
  • [发明专利]气密端子以及车载电动压缩机-CN202210237887.0在审
  • 福岛大辅;本田浩喜;藤冈明;大谷洋平 - 肖特日本株式会社
  • 2022-03-10 - 2022-09-20 - H01R9/11
  • 本发明涉及气密端子以及车载电动压缩机。在车载电动压缩机用的气密端子中,使设于引线部件的该弯曲部吸收振动,使得振动不容易传递到密封部的绝缘材料,并且抑制引线连接部的发热或通电损失。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密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环,具有至少一个密封孔;引线,贯通插入于该金属外环的密封孔;以及绝缘材料,将金属外环和引线密封,其中,该引线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既可直接弯曲引线的一部分而设置,又可进一步在引线上连接延长端子而在该延长端子上设置弯曲部。
  • 气密端子以及车载电动压缩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