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0719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单层石墨烯/绝缘层/硅/锗结构的电荷注入器件-CN202011249244.5在审
  • 徐杨;吕建杭;刘威;刘亦伦;刘晨;俞滨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2020-11-10 - 2021-02-26 - H01L2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层石墨烯/绝缘层/硅/锗结构的电荷注入器件,包括栅极、锗、硅衬底、氧化物绝缘层、源极、漏极和单层石墨烯薄膜;入射光照射到器件表面时,可见光被半导体硅吸收,其产生的少数载流子被积累到硅衬底中的深耗尽势阱;红外光穿过硅层,被锗,以及锗与硅形成的异质结所吸收,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少数载流子被注入到体硅的深耗尽势阱中。由于电容耦合效应,器件表面的石墨烯会耦合出与势阱中的空穴对应的等量电子,从石墨烯的电流中能够实时读出硅势阱中电荷。锗作为窄带隙半导体,对红外波段光线的吸收能力卓越。本发明通过使用石墨烯和锗,拓展了传统CCD器件的光谱响应范围,极大提高了传统CCD器件在红外波段的吸收效果。
  • 基于单层石墨绝缘结构电荷注入器件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层石墨烯/绝缘层/硅/多层石墨烯结构的电荷注入器件-CN202010382069.0有效
  • 徐杨;刘晨;刘威;吕建杭;刘亦伦;俞滨 - 浙江大学
  • 2020-05-08 - 2023-09-29 - H01L27/14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层石墨烯/绝缘层/硅/多层石墨烯结构的电荷注入器件,自下而上设有栅极、多层石墨烯、硅衬底、氧化物绝缘层,氧化物绝缘层上表面设有源极和漏极,并覆盖单层石墨烯薄膜;入射光照射到器件表面时,可见光被半导体硅吸收,其产生的少数载流子积累到硅衬底中的深耗尽势阱;红外光穿过硅层被异质结吸收,产生的少数载流子注入到体硅的深耗尽势阱中。器件表面的石墨烯会耦合出与势阱中的空穴对应的等量电子,从石墨烯的电流中能够实时读出硅势阱中的电荷。本发明通过使用多层石墨烯,拓展了传统CCD器件的光谱响应范围,提高了传统CCD器件在红外波段的吸收效果;同时保持了硅基CCD噪声小、可靠性高、工艺成熟、成本低廉等特点。
  • 一种基于单层石墨绝缘多层结构电荷注入器件
  • [发明专利]驱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方法-CN200810168078.9有效
  • 藤木润 - 株式会社东芝
  • 2008-09-27 - 2009-04-01 - G11C16/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方法。该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在半导体衬底的表面部分中相互间隔开的源极/漏极扩散层,在源极/漏极扩散层之间的沟道上形成并包括电荷存储层的层压绝缘膜,以及在该层压绝缘膜上形成的栅极电极,该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通过电荷电荷存储层中的注入来改变其数据存储状态该方法包括在将电荷注入电荷存储层中以改变数据存储状态之前:注入具有与要注入电荷相同的极性的电荷;以及进一步注入具有与所注入电荷相反的极性的电荷
  • 驱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电荷共享的电流源模型的建立方法-CN201911319117.5有效
  • 李磊;周婉婷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9-12-19 - 2021-08-03 - G06F30/3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荷共享的电流源模型的建立方法,根据注入离子的种类,确定注入离子的线性传输能量;通过仿真建模得出参考距离,参考距离为离子注入的最大影响距离;通过仿真建模得出收集电荷的深度;通过仿真建模得出器件收集电荷的双极性放大系数;设定需要评估的注入距离,注入距离为注入点到收集点的距离;根据得到的注入离子的线性传输能量、参考距离、收集电荷的深度、器件收集电荷的双极性放大系数和设定的注入距离,得到面向电荷共享的注入电流表示式。本发明的方法基于二维的扩散思想,引入注入距离和参考距离,通过注入距离和参考距离的共同作用从而解决了电荷共享问题,单个注入的离子导致的电荷可以为多个收集点收集。
  • 一种面向电荷共享电流模型建立方法
  • [发明专利]固态成像器件-CN202110195760.2在审
  • 坂野赖人;马渕圭司;町田贵志 -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 2012-07-05 - 2021-05-14 - H01L27/146
  • 固态成像器件包括配置为产生光电荷的光电转换部分和传送光电荷到半导体区域的传输门。用于驱动单元像素的方法包括在光电转换部分中累积光电荷的步骤和在半导体区域中累积光电荷的步骤。形成固态成像器件的方法包括通过掩模中的开口将离子注入到阱层中,通过另一掩模中的开口将附加的离子注入到该阱层中,和通过又一掩模中的开口将其它离子注入到该阱层中。电子装置包括固态成像器件
  • 固态成像器件
  • [发明专利]LDMOS器件-CN201710904201.8有效
  • 颜树范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7-09-29 - 2019-10-11 - H01L2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DMOS器件,包括:漂移区,体区;由栅介质层和多晶硅栅叠加形成的栅极结构,源区和漏区;在漏区的外侧的漂移区中形成有由P+区组成的空穴注入区;空穴注入区的深度大于漏区的深度;在积累层区域中形成有由N型掺杂区组成的电荷存储区;空穴注入区在器件导通时提供空穴注入以减少导通电阻,电荷存储区用于对空穴漂移进行阻挡。电荷存储区的掺杂浓度大于漂移区的掺杂浓度以及电荷存储区的掺杂浓度小于体区的掺杂浓度,使器件截止时漂移区的耗尽由体区和漂移区的掺杂浓度决定。本发明能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同时保持良好的击穿电压。
  • ldmos器件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银纳米线电极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CN202010492247.5有效
  • 邓玲玲;戈鑫;郭金涛;宋家成 - 南京邮电大学
  • 2020-06-02 - 2022-08-30 - H01L51/52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银纳米线电极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该有机发光器件结构包括依次按序层叠的透明基底、高折射率透明膜层、银纳米线电极、薄电荷注入层、金属纳米粒子/电荷注入复合层、电荷传输层、发光层、电荷传输层本发明采用银纳米线与金属纳米粒子组成耦合结构,相比于在器件中单独引入金属纳米粒子,能得到更强的等离子体共振电场强度,从而增强附近发光激子的辐射强度,对有机发光器件性能提升更加明显;同时,银纳米线和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耦合强电场可以有效增强银纳米线电极的电荷注入效率
  • 一种基于纳米电极有机发光器件结构
  • [发明专利]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CN201110149757.3无效
  • 周明杰;王平;黄辉;陈吉星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 2011-06-03 - 2012-12-05 - H01L51/5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中间的两个有机电致发光层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中间的电荷产生层。这种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荷产生层为单层结构,材质为掺杂有少量电子注入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传输材料,避免了由于多层结构的电荷产生层由于界面缺陷而导致器件启动电压较高的问题,降低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启动电压同时,电荷产生层的材质为掺杂了电子注入材料和空穴注入材料的空穴传输材料,可以提高电子和空穴的再生、注入以及传输能力,从而提高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从而提高发光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